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4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9

1.判断题(共2题)

1.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重文轻武。(判断对错)
2.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综合题(共3题)

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他在位时的史实加以说明。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宋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朝代开始管辖西藏,这个管辖的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表明了什么问题?
4.
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不断传播和更新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外文化不断交流,相互借鉴。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也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三:“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3)根据材料说出明朝对外交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什么?依据材料三简要说明为什么它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材料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分析该政策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5)以史为鉴,谈谈古代对外交流带给当今我国发展的启示?
5.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强化自己的皇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他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材料一中的“他”指哪位皇帝?他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材料二:如图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2)材料二中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综上所述,概括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3.选择题(共9题)

6.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7.
如果某一富商生活在史称“开元盛世”的时代他府中的摆设不可能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测,行省的设置
A.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B.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C.不利于地区间的交流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10.
下列从隋至清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
B.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
C.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
11.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2.
明代的读书人张清,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下备考措施中,哪一事情是他考前必须要做的
A.吟诗作赋北窗里
B.苦背四书五经
C.研究《四库全书》
D.阅读“四大名著”
13.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唐朝成就最大,最为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4.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