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4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0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早在汉朝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两宋年间,由于游牧民族盘踩西北地区导致路上丝路中断,令海上丝绸之路更加蓬勃。

——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因从事海外贸易而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
材料二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今天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乘208艘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由于操劳过度,从东非返航到印度古里时,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所描述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开始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当下我国正在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成为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完善了隋朝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元璋是怎样改组政治制度,解决君相之争的?
(2)根据材料三,清朝“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措施是设立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是清朝哪一皇帝首先设立的?
(3)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皇权和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4.
2019年上映的电视剧《知否》受到观众热捧,该剧名称源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词体现了侧重生活情趣、清新淡雅的婉约派词风,其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5.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
A.重文轻武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D.科教兴国
6.
以下是宋代户口表,宋代户数在1160年呈断崖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
976
997
1021
1063
1083
1099
1110
1160
1166
1223
户(百万)
3
4
8
12
17
19
20
11
12
12
 
A.宋初社会较为安定
B.抗金名将惨遭迫害
C.女真占领北方国土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7.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根据所学知识,1279年
A.隋朝灭陈,完成统一
B.金破开封,北宋灭亡
C.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D.明朝建立,西洋归附
8.
考古发掘宋代墓葬时,在辽人的墓葬里发现了辽人备茶(汉人习俗)的壁画,在汉人的墓葬里发现了汉人火葬(辽人习俗)的琉璃棺,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B.民族之间的交融日益加深
C.民族之间的仇恨逐渐扩大
D.北宋已经收复幽云十六州
9.
元朝的大一统超过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10.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11.
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指出用某种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技术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术
D.活字印刷术
12.
如下图是清朝年画《新正逛厂甸》,年画中的厂甸位于北京外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商贾和小贩云集,摆摊设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形成交易市场。该图反映的风貌是
A.农产品投入市场
B.商帮形成
C.白银广泛使用
D.商业繁荣
13.
下表是明淸时期“文字狱”次数的粗略统计,这些数据的变化最能体现
时期
明太祖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次数
19
12
17
130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大一统观念加强
C.科举制度的僵化
D.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14.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
B.圆明园
C.布达拉宫
D.万里长城
15.
它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揭示了隐藏在表面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病,它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材料中的“它”是(  )
A.B.
C.D.
16.
***曾如此评价:康熙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太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上,康熙帝的重要功绩是
A.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设置了驻藏大臣
17.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第62回中的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该描写中的“锦衣卫”最早成立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8.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军歌反映了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9.
这是中国明代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涉及种植、纺织、熬盐、制糖、制陶、冶铸、制造车船、造纸、采矿、兵器、酿酒等数十个行业领域,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20.
万里长城从秦朝开始修建到明朝,历经几千年,至今屹立于中国大地。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句话比喻
A.长城形制结构合理,工程坚固不倒
B.历代君主常年派兵驻扎长城,比喻兵强不倒
C.长城沿线因贸易兴起了许多的城镇,比喻交往贸易不能断
D.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比喻中华民族不倒
21.
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沬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从陕北发动革命,……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
A.提出“均甶免赋”的口号
B.建立了“大顺”政权
C.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D.为了抗击清军而起义
22.
下面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
A.秦腔
B.汉调
C.京剧
D.昆曲
23.
下图(清台湾府城南门的月城)机构位于东南沿海的宝岛台湾,最早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置。下列关于该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机构是郑成功当政时设置
B.该机构当时隶属浙江省管辖
C.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联系
D.巩固了祖国的西南边疆防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