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82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综合题(共3题)

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一:唐朝时期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和亲吐蕃,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唐蕃双方举行会盟,先后在长安和拉萨立碑,吐蕃与唐朝之间因联姻而形成了“甥舅”关系。唐朝的蔬菜种子、茶叶等传入吐蕃,西藏地区的香、药都传入到内地,对我国古代医学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摘编自张云《多元一体国家中的西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唐朝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大一统时期。以下是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的史实:
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在凉州会谈。
1264年,中央设总制院,后更名为①,管理全国佛教和西藏及其它藏区事务。
1264年~1280年在藏族地区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1270年,元朝政府册封西藏萨迦派政教领袖八思巴为国师。
元朝政府在西藏地区设驿站、清查人口、征兵征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表格①处的机构名称。说出元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的关系。
材料三:清朝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的史实: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表格中①处填写完整。说出材料三反映出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发展的趋势。
2.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前期科举制的发展。说出材料二体现了宋朝怎样的政策。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
材料三: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高翰林,在夸耀他个人考中第一名举人的经验时说:“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有来历,所以才得侥幸。”强调八股文在内容和词句上都要求纯而又纯,绝不许掺杂半点脱离或违背“四书”“五经”和朱熹《集注》的杂质,词句要绝对工整。

——摘编自朱泽吉《吴敬梓对清代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明清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危害。
材料四: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孙中山对科举制度的态度。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 唐朝前期,国家统一。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唐朝的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唐太宗实行轻摇薄赋的政策,几乎不收取商业税,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唐朝前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唐朝前期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地方是西市。西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而经营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政府监督管理市场的机构——市署,在西市的正中心,四周还有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2)依据材料二,写出唐朝长安城西市中“市署”的位置 。(从图中选序号)概括西市商业活动的特点。
材料三 宋代随着商业需求增长,宵禁和固定市场交易地点被取消,各种店铺遮布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有些店铺“通晓不绝”,还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店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繁荣的商业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商业税成为宋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来源。

——摘编自杭侃(中华文明传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说出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四 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贸易也是当时商业贾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见下图)。但是这些交易不很稳定,双方处于战争状态时就必然关闭榷场,这直接影响双方贸易的进展。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4)依据材料四,说出宋朝与辽、西夏的贸易地点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说出影响这种贸易的主要因素。
材料五 清朝出现以地域为中心,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人群体——商帮。他们行走四方,长途贩运,不畏艰辛。商帮有自己的规范,如安徽商人朱文炽经营茶叶,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总是在交易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另外,其经营方式常“用奇胜”,不落俗套。

——摘编自吴慧《商业史话》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商帮发展的原因;并举出当时一个商帮。

2.选择题(共19题)

4.
某校组织研学活动,同学们想了解南宋抗金的历史,可以参观
A.河南省新乡市陈桥驿
B.河南省濮阳市澶州城
C.浙江省杭州市岳王庙
D.北京市东城文丞相祠
5.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B.两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D.古代四大发明都出现在宋元时期
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王朝的行政机构示意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7.
下面示意图直接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A.由分裂到统一
B.由封闭到开放
C.由落后到先进
D.由隔绝到联系
8.
下图文物可用于研究
A.唐三彩的制作工艺
B.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C.宋、辽文化的交融
D.明清时期海外贸易
9.
下图中数据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唐朝户数超过南宋户数
C.南宋时期鼓励海外贸易
D.北方人口最终超过南方
10.
以下两个表格反映出,清朝
1685~1778年清朝人口数量
年份
1685
1741
1759
1778
人口总数
1亿
1.6亿
2亿
3亿
 
1685~1775年清朝耕地面积
年份
1685
1753
1766
1775
耕地面积(亩)
6.08亿
7.09亿
7.41亿
7.16亿
 
A.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耕地面积逐渐下降
D.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11.
军机大臣处理的政务都是皇帝交办的,若皇帝不交办事务,他们就无事可做,无权可用。材料体现出
A.军机大臣的权力完全源于皇帝
B.军机处的设立不利于加强皇权
C.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
D.军机大臣处理政务时有决策权
12.
一位同学在校本课中,了解了一门传统艺术自清朝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还体验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这门传统艺术是
A.宋词
B.元杂剧
C.昆曲
D.京剧
13.
清代中期以来,社会上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反映的是
A.文字狱的盛行
B.君主专制强化
C.商业贸易繁荣
D.官吏贪污成风
14.
清朝曾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并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这一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经济发展
B.使清朝彻底摆脱了外来侵略的威胁
C.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的发展进程
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
15.
下图是一位同学分类梳理的中国古代人物,其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
A.姚崇、宋璟
B.安禄山、史思明
C.马可·波罗、利玛窦
D.努尔哈赤、曹雪芹
16.
下面地图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清朝稳定了西北边疆
C.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D.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7.
随郑和出行的马欢、费信等人著有《瀛涯胜览》《星楼胜览》等书,记载了沿途各国自然和人文状况。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丰富了国人的海外知识
B.次数多且船队规模浩大
C.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
D.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8.
下图为明朝《武备要略》中记载的鸳鸯阵,用此阵法击败倭寇的是
A.辛弃疾
B.戚继光
C.李自成
D.郑成功
19.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古代科技著作卡片。该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0.
它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从宫城(紫禁城)到外城都以这条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材料中的“它”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北京城
21.
一位同学游览了北京明代长城居庸关段。对这段一长城解读正确的是
A.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
B.体现了高超建筑技术
C.以明北京城作为起点
D.隔绝了民族间的交往
22.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自缴,明王朝灭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B.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C.李自成攻入北京城
D.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