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2019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之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811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解析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回顾这段历史,一定会汲取很多的精神营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四: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材料五:

(1)材料一提到的鸦片的危害“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指什么?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道光帝支持禁烟,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的“新世纪的曙光”有何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观。
(4)说说材料四中两幅对联分别反映的当时的主要活动。
(5)从材料五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出两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怎样外交政策?
2.
材料解析题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时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材料三:观察图片

材料四: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实力增强,成为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1)材料一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什么?
(2)读材料二,为了不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西欧是怎么做的?二战中,“欧洲人”是怎样打“欧洲人”的,请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的图片反映了哪些信息?请根据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分析苏联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请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特征。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2.选择题(共9题)

3.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及后继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政权,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对“重文轻武”理解正确的是
A.文官受重视是因为科举选拔的文士太少,人才贵重
B.目的是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C.其不利于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D.对军队战斗力没有影响
4.
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辩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请观察下列四幅图片,思考:哪一幅体现的是郑和当年下西洋的盛况
A.
B.
C.
D.
5.
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准备了条件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
下图体现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农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8.
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是( )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实行“包产到户”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
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的介绍错误的是
A.西欧的国王是所有庄园的主人,农奴是庄园的劳动者
B.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意味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开始形成
C.5世纪晚期,众多的日耳曼人国家中,法兰克王国是最大的封建国家
D.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庄园地主采取劳役地租的方式剥削农奴
10.
下面是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示意图。其中,上下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11.
下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罗斯福新政D.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