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5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9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题
(1)清朝设立军机处发生在康熙年间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我国宋代的四川地区
(3)隋朝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2000多千米
(4)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5)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提出“有饭同吃”的口号
(6)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7)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是指宋、唐、晋、汉、周五个黄河流域的政权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比考其他科的人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考中。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鲁迅称赞武则天:“武则天做皇帝,谁敢说男尊女卑。”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选自七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阿:
(1)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一朝代?
(2)材料一中科举制在唐太宗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4)材料三说明到了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产生了什么危害?
(5)科举制的形成有何影响?
3.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倘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巾幽文化。日本亦屡遗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托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中国古代有位航海的先行者,以智慧为舵,以意志为桨,扬起和平的风帆,餐风饮浪二十八载,梨波耕澜数十万里
——源自老梁故事会
材料四: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远都居于主动地位,但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好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并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材制一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唐朝一例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一点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回答老粱讲述的人物是谁?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
(4)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隋唐到明清对外关系有何变化?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选择题(共18题)

4.
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壬(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頝)是书法艺术的领军人物,颜真卿是哪一朝代的人物?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石守信B.赵光义C.赵普D.赵匡胤
6.
唐朝有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生一的哥窑(纹片瓷)和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著名的瓷厂。请问何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A.北宋
B.唐朝
C.元朝
D.南来
7.
宋朝时期出现一位杰出的抗金名将,他收复了建康,取得了郾城大捷。清人纪晓岚留给他的对联是“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他是
A.韩世忠
B.岳飞
C.文天样
D.陆秀夫
8.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朝代:北宋”。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9.
下列朝代中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①宋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0.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他使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A.胶泥活字
B.木活字
C.金属活字
D.石刻活字
11.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B.
C.D.
12.
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悲剧《窦娥冤》是其中谁的代表作品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白朴
13.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A. 唐朝     B. 南宋 C. 元朝 D. 清朝
14.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
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6.
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
D.汤显祖——《牡丹亭》
17.
三国时期的关羽,被小说《三国演义》峨予了美好的形象,红脸、美髯、丹风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的英雄形象,历代统治者也给予很高的评价: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请问《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吴承恩
B.曹雪芹
C.施耐庵
D.罗贯中
18.
***的词《六盘山》有这样的句子“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明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边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19.
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
“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这里的“侵略军”来自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
21.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