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4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综合题(共3题)

1.
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有力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唐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疆域)“北途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帝方自操威柄,内阁学士鲜(少)所参决。

﹣﹣《职官志》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从材料一可知唐朝中书省的职能是负责起草政令,到了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是对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疆域的记载?为了有效管理辽阔的疆域,该朝统治者创立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帝是谁?根据材料三归纳该朝中央官制的具体变化。
(4)根据材料四,归纳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随着军机处地位的变化,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下图是某绘画作品的临墓本,它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请指出该绘画作品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2)宋代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宋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了哪里?
(3)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请列举三项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3.
“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初年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呼毕勒罕(藏语“持生”)……一经呈报出世,指出数名,均由驻藏大臣将其姓名,生年月日,用清、汉、唐古忒(藏族)三样字缮写牙签,贮于钦颁金本巴瓶内,先期传唤喇嘛齐集大昭诵经七月。届期,驻藏大臣亲往监同抽掣。

﹣﹣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清朝取代明代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使西藏在中国版图最后确定,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西藏自身也在这 200 多年的安定中,发展了自己的经济文化,在西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奠定了西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清朝时期,西藏与内地的交往更加紧密,大批藏僧进京城学习、供职、主持寺庙法事等,把藏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带入中原;同时内地的大臣、军队驻扎西藏,汉族商人入藏贸易等都为藏汉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藏在线清朝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初为加强对西藏管理而确立的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产生了哪些影响?

2.判断题(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请判断: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 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测河镇,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 30 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邏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漢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 多艘)、海員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摘自《百度百科》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
在括号内填“B”;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明朝皇帝朱元璋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2)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早于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活动。(    
(5)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奠定了郑和下西洋的基础。(    

3.选择题(共20题)

5.
唐朝时期名家辈出,在各个领域创作了大量成就斐然的文学艺术作品。下列人物与其主要成就领域的搭配不相符合的是(  )
A.李白、杜甫﹣诗歌B.阎立本、吴道子﹣绘画
C.颜真卿、柳公权﹣﹣书法D.安禄山、史思明﹣﹣舞蹈
6.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宋辽达成此协议时,宋朝的皇帝是(  )
A.宋太祖B.宋真宗C.宋徽宗D.宋钦宗
7.
“两宋时期……方圩田大量开垦。丝、棉纺织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于南方。1159﹣1179 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人增加到2900多万。”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
A.南方农田增加一B.南方手工业发达
C.南方人口众多D.经济重心南移
8.
小明同学在复习元朝的建立时制作了如下表格。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A
1260年
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B
1271年
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C
1276年
元攻破临安北宋灭亡
D
1279年
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A.AB.BC.CD.D
9.
元朝统治者因地制宜地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其中在西域地区设置的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D.宣政院
10.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
11.
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宋代得到很大发展,涌现出了众多风格不同的词人。其中一位词人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这位词人是(  )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关汉卿
12.
继五代十国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逐步强大起来并建立起政权。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B.
C.D.
13.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列措施不属于此类的是(  )
A.派文臣任知州B.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C.设置通判D.设置转运使
14.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蒙古族
D. 党项族
15.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16.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耶律阿保机
B.金﹣﹣元昊
C.辽﹣﹣完颜阿骨打
D.西夏﹣﹣努尔哈赤
17.
科举制自隋唐时期形成后历经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明朝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同时规定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民族政策B.科技作C.八败D..四书五经
18.
对外交往是国家重要的政治生活。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19.
北京王麻子剪子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中有详细记载。这本书应该是
A.《牡丹亭》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0.
明朝时候,小说有了突出发展。下列明代小说中属于长篇神话小说的是(  )
A.《水浒传》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
21.
1644年4月,崇祯帝在紫禁城北万岁山自缢,其直接原因是(  )
A.李自成攻北京B.吴三桂引清入关
C.政治腐朽D.明朝走向灭亡
22.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A.文字狱
B.闭关锁国
C.八股取士
D.重文轻武
23.
“蓝脸的窦尔教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形成于
A.明太祖时期
B.明成祖时期
C.清朝康熙年间
D.清朝乾隆年间
24.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A. 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 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 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4.填空题(共1题)

25.
观察下图《金、宋对峙形势》,请回答:

(1)建立 A 处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2)B 处发生的重大事件(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