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艺术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发展高峰,而且也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发达、最辉煌的艺术之一。在书法方面,唐代的书法艺术是国粹,它对不少国家,尤其对朝鲜半岛、日本的书法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半岛和日本正是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下才有了本国的文字。……在绘画方面,唐代的绘画艺术影响到了西域诸国、日本、朝鲜半岛、大食、波斯、希腊、罗马等国。唐代的画工樊淑、刘泚作为战俘流入大食,他们也把唐代的绘画技艺传播到了大食;吴道子、周昉等唐代画家的作品也传入新罗,并对新罗的绘画艺术产生了影响。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材料 唐代艺术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发展高峰,而且也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发达、最辉煌的艺术之一。在书法方面,唐代的书法艺术是国粹,它对不少国家,尤其对朝鲜半岛、日本的书法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半岛和日本正是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下才有了本国的文字。……在绘画方面,唐代的绘画艺术影响到了西域诸国、日本、朝鲜半岛、大食、波斯、希腊、罗马等国。唐代的画工樊淑、刘泚作为战俘流入大食,他们也把唐代的绘画技艺传播到了大食;吴道子、周昉等唐代画家的作品也传入新罗,并对新罗的绘画艺术产生了影响。
——摘编自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
(1)日本是当时与唐朝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典型代表国家,请举一个历史事件说明。(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说历史)


图1市舶司遗址 图2南宋海船
(1)图1是“泉州市舶司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图2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船分成13个水密隔舱,船舱出土物里数量最多的是香料木和胡椒等。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回答2点)
(论从史出)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形成蕃商聚居的“蕃人巷”。史书记载:“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宋廷允许设立“番学”,让“土生蕃客”就读。高宗绍兴末年,蕃商捐资在东郊兴建公墓。宋末有阿拉伯人后裔、海商巨贾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司”。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概括出哪些历史信息?
(图文并茂)

泉州在历史上文教盛行。鲤城区有一条状元街,建有仿宋状元石牌坊,牌坊上刻有曾从龙、梁克家、庄际昌、吴鲁等历代出自泉州的状元姓名。状元石牌坊和旁边的"鲤鱼跃龙门"、"渔樵耕读"浮雕则反映出古代泉州耕读传家的深厚文化传统。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牌匾中的“状元”与什么制度有关?正式创立该制度的皇帝是谁?
(图说历史)


图1市舶司遗址 图2南宋海船
(1)图1是“泉州市舶司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图2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船分成13个水密隔舱,船舱出土物里数量最多的是香料木和胡椒等。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回答2点)
(论从史出)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形成蕃商聚居的“蕃人巷”。史书记载:“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宋廷允许设立“番学”,让“土生蕃客”就读。高宗绍兴末年,蕃商捐资在东郊兴建公墓。宋末有阿拉伯人后裔、海商巨贾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司”。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概括出哪些历史信息?
(图文并茂)

泉州在历史上文教盛行。鲤城区有一条状元街,建有仿宋状元石牌坊,牌坊上刻有曾从龙、梁克家、庄际昌、吴鲁等历代出自泉州的状元姓名。状元石牌坊和旁边的"鲤鱼跃龙门"、"渔樵耕读"浮雕则反映出古代泉州耕读传家的深厚文化传统。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牌匾中的“状元”与什么制度有关?正式创立该制度的皇帝是谁?
3.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1)材料如上图,指出图中明朝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哪里?
(2)历史课堂上小史同学说:“明朝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小史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1)材料如上图,指出图中明朝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哪里?
(2)历史课堂上小史同学说:“明朝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小史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选择题- (共20题)
7.
在古代社会,户数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如图是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籍比例变化图,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
B.大一统国家建立 |
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
D.君主专制的强化 |
8.
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宋朝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
B.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
C.北宋前期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
D.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
10.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灭亡西夏 |
B.统一蒙古 |
C.建立元朝 |
D.定都大都 |
11.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符合的是
A.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 |
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标志着中国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区 |
C.秦始皇采取“郡县制”——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从秦朝开始 |
D.元朝设置“宣政院”——标志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
12.
“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产生资本主义”这一说法主要反映
A.三大发明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
C.三大发明外传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 |
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
15.
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军机处负责处理军务 |
C.军机处是清朝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
D.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 |
16.
按元制,“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宜政诸院许自言其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违制论。”明朝为了避免元朝中书省独大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
A.废丞相和中书省 |
B.设立“锦衣卫” |
C.设五军都督府 |
D.废行中书省 |
17.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某一古代建筑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这个建筑是
A.长城 |
B.大运河 |
C.都江堰 |
D.故宫 |
22.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
B.休养生息 |
C.轻徭薄赋 |
D.重文轻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