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3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处所应填写的是哪个朝代?这一朝代所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叫什么?
(2)材料一中B处应该填写的地方机构是什么?C处指的是明朝设置的特务机构,请说出这一时期两个特务机构的名称。
(3)材料二中军机大臣应属于清朝设置的哪一机构?材料二说明军机大臣的权力如何?
(4)根据两则材料说一说明清时期君主制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2.
请结合下列提示的相关词语,写出相对应的三大发明的名称。
(1)雕版、传播图书、毕昇——
(2)磁性、罗盘、环球航行——
(3)炼丹家、军事、爆竹——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来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那些选拔人才的方式,当局者的随意性很大,常常着眼于当前利益。科举制则是常态社会发展的先进选人制度,突破了门阀的拘囿,一切以知识为标准,使统治层知识化,同时增加了民众与上层的亲和力及普通读书人的上升渠道。
材料二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录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
材料三据说,清末科举废八股改策论后,有考官出题日《项羽拿破仑论》,八股士子们皆不知拿破仑为何物,有文章云:“夫以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安有一破轮而不能拿哉!”底下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匹夫亦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着,非知人善任之举也!”
材料四我们无法期望科举制自动更新,最后只能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清末的退出与唐宋时期的成长、发展,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不能不思;科举的优劣,人们也不能不想。
(1)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度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在用人制度上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二说明了英国及欧美的文官制度与中国的科举制度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结合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呈现了怎样的弊端?
(4)试结合“科举的优劣”说一说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

2.选择题(共13题)

4.
在文化领域中,有很高成就的人被称为“圣”,下列的人物与其称呼的对应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医圣——张仲景
B.书圣一一王羲之
C.诗圣——李白
D.画圣一一吴道子
5.
“陈桥兵变成帝王,重文轻武强集权。”这两句歌谣是对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总结
A.李渊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朱元璋
6.
下列四幅关于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局面的图示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7.
在宋代,民族关系得到了发展,其中具体涉及的主要民族中,不包括
A.契丹
B.匈奴
C.女真
D.党项
8.
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下列哪些新事物的出现可以佐证这一观点:
①交子②市③瓦子④市舶司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
某班级正在举办宋词朗诵会,下列哪一人物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这一朗诵会中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10.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从2015年开始推出的中学历史科目的教学主题将会发生变化,成吉思汗将进入教科书。届时英国学生将了解到的成吉思汗的介绍中不包括
A.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
B.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
C.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D.成吉思汗灭亡了西夏
11.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2.
有人称八股为“中国一绝”。下列关于“八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
下图是伊犁将军府旧址,如果我们想一睹它的容颜,了解它的历史,我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黑龙江
14.
下列明清时期杰出人物与其取得成就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宋应星一一《天工开物》
C.罗贯中一一《三国演义》
D.施耐庵一一《西游记》
15.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16.
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
A.帝国中兴B.短暂繁荣
C.盛世危机D.政权并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