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1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3

1.综合题(共3题)

1.
解读史料,问题探究。
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
“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请回答:
(1)阅读材料指出文中的“和议”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是哪两个政权签订的?
(2)根据材料,请从两方面概括黄仁宇先生认为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3)你是否同意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呢?请再举一个类似事件加以证明。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汴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材料三: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一直比较丰富,不仅原有的湖泊面积增大,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湖泊。
(2)材料二反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短命的隋朝,两位帝王让后人记忆尤深。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全世界公认的明君,在位期间大有作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隋炀帝杨广,虽荒淫,但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在北方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
——《短命的隋朝,给我们的历史留下了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方面说说隋朝“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是什么。
材料二:(贞观十八年)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材料三: (宋太祖)一日召开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宋太祖“欲息天下之兵”的原因,并从“兵”这个方面说出宋太祖采取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

(4)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可知当时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该制度是如何具体规定的?

2.选择题(共15题)

4.
央视《诗词大会》的热播,使国人掀起了一股经典诵读的热潮。在读诗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诗歌中感受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比如: “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大多郁闷悲怆,批判现实。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6.
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文天祥B.李纲C.寇准D.岳飞
7.
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后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所灭。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由此可见,宋代( )
A.重文轻武B.文武兼备C.重武轻文D.文弱武轻
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蒙古汗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设立澎湖巡检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9.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市民生活片段。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B.宋朝C.隋朝D.清朝
10.
今天的宁夏银川,原称为兴庆府,曾做过下列哪一政权的首都(   )
A.契丹B.西夏C.金D.北宋
11.
“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遂罢兵”。这几句诗所描绘的主角是(  )
A.宋太宗B.宋太祖C.唐玄宗D.安禄山
12.
1126年,金军包围汴京后,率领军民坚守城池,迫使金军撤退的主战派大臣是( )
A.寇准B.岳飞C.李纲D.秦桧
13.
广告是商业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如北宋的一块铜版中间刻的是白兔拿着铁杵捣药,白兔寓意嫦娥,相当于现代的产品商标。白兔上面的铜字刻的是招牌“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白兔两边刻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就是告诉大家要认准商标。广告的发展从侧面主要反映了(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江南地区的开发C.商品贸易的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
14.
“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
A.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造纸术的产生过程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15.
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
16.如图所示是一个三棱台ABC-A1B1C1,试用两个平面把这个三棱台分成三部分,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三棱锥.


17.
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朝“市舶之利”主要得益于( )
A.周边少数民族的朝贡B.海外各国的进贡
C.开封等城市的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的发展
18.
忽必烈在即汗位时,即以实现“天下一家”为己任。为此,他在军事上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  )
A.灭北宋B.灭西夏C.灭大金D.灭南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