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9届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四)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707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综合题(共3题)

1.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实施。《国歌法》规范了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唱响国歌,激励人心、激发斗志。中外历史上还有几首歌曲也有类似的作用。
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国际歌》的词作者是谁?他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之一?该事件彰显了什么样的精神?
(2)《卢沟桥歌》中唱到:“男儿的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歌的创作与哪一事件有关?为此牺牲的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军长是谁?从他身上可以体现出什么精神?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感情?
(4)综上所述,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还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 戊戍变法不但在政治改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维新志士们在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探索和斗争中,以大无畏的勇敢姿态,对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和顽固势力愚昧守旧的思想状况,进行了痛切的批判和鞭挞。维新志士还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在广大士庶民众中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发生莫定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20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人精神……历经革命却黑暗依旧……如需革新政治,必先革新国人之精神”。在这一大背景下,欧洲文艺复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对象……此后,人文主义成为知识分子们反封建反传统和建设新文化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为中国荜命转向新的社会革命做了思想文化上的铺垫。

——摘编自《中国近代思想探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归纳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文艺复兴的目的。
(4)对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你有哪些认识?
3.
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2.选择题(共14题)

4.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5.
下列不是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从荷兰手中收回宝岛台湾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
6.
电视剧《少帅》的主人公张学良说:“我的一生有三个36,第一个是1936年,我把天捅了个大窟窿。”这个“窟窿”是
A.戊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在解放战争中,下列哪一城市的解放体现了这一“上策”
A.沈阳
B.锦州
C.北平
D.南京
8.
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粒扣子,有人说这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权主义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D.民主主义
9.
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将领是
A.朱德
B.刘伯承
C.彭德怀
D.聂荣
10.
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C.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1.
认真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面对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生产热情高涨
B.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C.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浮夸风的具体体现
12.
“法治”是现代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早在古代社会,各国就制定了法律加强法制建设。以下法律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上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13.
以下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的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14.
下列言论可能出自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之口的是
A.“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B.“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和一半自由的状况”
C.“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D.“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15.
“不用点火的明灯,不用马匹的车辆,天空飞行的机器……”这些发明最早出现在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16.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巴黎公社成立
D.临时政府成立
17.
如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A.资源匮乏
B.贫富分化
C.环境恶化
D.经济混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