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0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古代中央王朝历来重视与边疆地区的交往,各边疆地区发展速度或快或慢,但都或早或迟地纳入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连续性发展的轨道。
材料一 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的第二年即颁布诏书申明他治理边疆的主导思想是“就申好睦,静乱息民”。一代明君唐太宗即位后更是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并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两宋存续期间,与辽、夏、金及蒙元之间的民族战争几乎伴随始终,而宋初攻辽、金灭北宋、宋室南渡、元灭南宋等时段的民族战争尤其酷烈,带来的破坏也毋庸讳言。
材料三 金奔巴瓶即金瓶,珍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通高34厘米。通体以莲瓣纹、如意头纹、缠枝纹等图案组成。金瓶外包五色锦缎制成的瓶衣。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象牙签五支,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用。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你列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民族政策的一个典型史实。
(2)材料二体现了两宋时期民族间哪一种交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北宋时期发生在今河南淮阳境内的一次宋、辽之间的重大交往事件。
(3)材料三中的“金奔巴瓶”是哪一王朝对哪个地区加强管理的表现?
2.
中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材料二 北宋“交子”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答出一个方面的原因即可)
3.
元、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三个统一王朝,它们的制度建设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在地方遇有重大事务,就派中书省高级官员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街,而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这些官员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街,从而逐渐独立为地方常设最高行政机构。这一制度使中国地方管理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材料二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名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且不许再设丞相,有敢请立者,处以重刑。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材料三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帝时代及以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这个“偏房”,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1)材料一中使中国进入划省而治的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行政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2)依据材料二的表述,参照下列“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请设计一个明太祖时期中央机构结构示意图。

(3)材料三中清朝的“偏房”指什么机构?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政治特点
4.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诗国中最为辉煌的高峰,是一座光华璀璨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瑰丽光辉的闪光点。真正成为一代文学之圣,并在古代诗歌史上堪与唐诗交相辉映的是宋代的词。
材料二 中国古代除了有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也涌现了影响世界的伟大科技成就和科技著作,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材料三 清代中期,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戏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戏曲进行了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史称“花雅之争”。雅部昆曲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最终衰落下来。相反,京剧则大行其道,流传四方,最终成为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
(1)据材料一,请为唐诗和宋词各举出一个著名文学家。
(2)根据所学宋、元、明朝的知识,请为材料二“伟大科技成就”和“科技著作”各提供一个有力的史实证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京剧能在市场竞争中战胜昆曲的原因。

2.选择题(共16题)

5.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6.
秦汉时代,丞相、大臣上朝,可与皇帝“坐而论道”,宋代开始,丞相、大臣只能站着议事了。宋代朝仪的变化说明
A.丞相权力逐渐变大
B.皇权逐步加强
C.统治内部出现裂缝
D.封建制度衰落
7.
下列关于宋代的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宋代
A.农业发达
B.商业繁荣
C.交通便利
D.手工业兴盛
8.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经典名曲《天堂》,蒙古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9.
宋元时期市民娱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瓦子勾栏在宋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推动
B.宋代对外战争的频繁
C.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D.宋代歌舞娱乐活动丰富
10.
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网购成为了时尚,各种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兴起,如顺丰快递、圆通速递等。我国宋元时期为使臣和商旅往来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方便的场所是
A.驿站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都护府
11.
辽、西夏、金是公元10-13世纪中期活跃于我国历史舞台的非汉族政权,建立辽、西夏和金三个政权的民族依次是
A.匈奴、突厥、回鹘
B.蒙古、瓦剌、满洲
C.回纥、靺鞨、吐蕃
D.契丹、党项、女真
12.
宋朝时,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体现出宋朝
A.重本抑末
B.重武轻文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13.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建立者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耶律阿保机
B.金﹣﹣元昊
C.辽﹣﹣完颜阿骨打
D.西夏﹣﹣努尔哈赤
14.
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歼灭倭寇10000多人的是
A.岳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15.
***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存的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修建于
A.秦朝
B.战国
C.明朝
D.清朝
16.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立国的社会,土地一直是农民追求的主要的生产资料,下列农民起义中曾明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巢起义
C.元末农民大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7.
以下区域自清代至今都无可争议的属于中国疆域范围之内的是
①台湾
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③南海诸岛
④库页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这些做法体现清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
A.文化专制
B.文化保护
C.文化开放
D.文化自由
19.
在国外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十少见,印度尼西亚爪哇省的商港和首府——三宝垄,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它的名字起源于中国一位伟大的航海英雄,记载着一位民族的伟大、光荣和走向世界的勇气和气魄。这位航海英雄应当是
A.班超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郑和
20.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文开始出现于
A.唐朝
B.宋代
C.明朝
D.清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