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7-2018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0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

1.综合题(共4题)

1.
(反抗外来侵略)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图二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地区,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于1684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其意义是什么?
(3)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情景,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了两次反击战?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意义是什么?
2.
(巩固祖国统一)
材料一见下图,唐藩会盟碑

材料二“喜欢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唐藩会盟碑碑文
材料三国务院特准经金瓶掣签认定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举行坐床典礼,并授汉藏两体文金印金册,用示荣褒,以期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之历史传统。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
材料四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编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说“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这个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开始于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后来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3)这一民族地区还有哪一个宗教领袖需经中央政府册封?
(4)读材料四,请说出清朝为巩固对新疆的统治,由康熙帝和乾隆帝分别平定了什么叛乱?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对新疆实施有效管辖?
3.
(强化集权专制)
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材料四有人形容明朝的进士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高宗是哪一朝皇帝?”
(1)材料一中的“君相之争”,朱元璋是怎样解决的?除此之外,朱元璋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2)材料二中的图一是关于军机处大权在握的一本书,图二是军机处的办公房,与紫禁城的其他高达建筑相比,军机房高不过城墙,刻意建得很低矮。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大权在握的军机处的办公房刻意建得很低矮。
(3)材料二中的图三所设置的机构,是哪个皇帝设立的?这个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被人们你之为什么?有哪些危害?
(5)阅读材料四,说明为什么明朝进士视野如此狭窄?
4.
(题文)(对外交往之变)
材料一见下图《郑和》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四2018年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盛大召开。在外媒看来,从中俄亲密互动,到印巴同台,再到伊朗总统来华……上合峰会框架下的每一个议程,指向的都是同一个关键词:合作。
(1)与材枓一有关的历史壮举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清朝特许的什么机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这一政策有什么危害?
(4)学以致用:由以上材料你能看出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变化吗?不同的对外交往政策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结局?我国当今对外交往应该坚持什么政策?历史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及学习过的知识,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写一篇短文,谈一谈你的观点和看法。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2.选择题(共30题)

5.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李白
B.白居易
C.辛弃疾
D.杜甫
6.
我国历史上曾经山现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按照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铁木真
②松赞干布
③阿骨打
④努尔哈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7.
历史复习课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以下一组图片,你认为该节课复习的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的繁荣
B.宋代海外贸易的繁盛
C.宋元经济的发展
D.宋代手工业的繁荣
8.
“中国地方有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实行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人分四等
9.
《三字经》是一部朗朗上口的经典之作。“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隋、宋
B.元明
C.隋元
D.宋元
10.
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北宋初期,发明雕版印刷,后来又发明活字印刷
B.南宋时期的海船上安装的指南仪器叫“司南”
C.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战争
D.中国的火药15世纪的时候传到了欧洲
1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2.
“以北宋灭亡为界限,后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灾难。”这应该是对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作品的评价
A.苏轼
B.李清照
C.董其昌
D.辛弃疾
13.
宋代城市的娱乐场所叫瓦子。下列对瓦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B.是宋代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C.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农民的需要
D.意味着宋代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4.
元朝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元曲,元曲作家群星璀璨。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白朴
B.郑光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15.
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岳飞提到的“靖康耻”应该指
A.宋夏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金对峙
D.金灭北宋
16.
绘制知识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元朝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B.辽、西夏、金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南宋是北宋政权的继承者
D.民族间的战争是宋元时期的发展主流
17.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8.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9.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20.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21.

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  

22.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诗)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23.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读读唐诗、宋词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24.
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地。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  )
A.山东 山西 河北B.山东 山西 河南
C.山东 山西 陕西D.山东 山西 北京
25.
明清时期我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
B.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C.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D.晋商、徽商等商帮垄断了市场,妨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26.
昆剧又称昆曲、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昆山腔。有关昆剧说法正确的是
A.昆剧的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
B.昆剧又叫皮黄戏
C.由于不再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昆剧逐渐走向衰落
D.昆剧就是后来的京剧
27.
下图四部小说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关“四大古典名著”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②《红楼梦》是由两位作者写成的
③《水浒传》是明代中期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
④《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
一个王朝的覆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推翻明朝的是
A.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
B.皇太极建立的清朝
C.投降清朝的吴三桂
D.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
29.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展示国威
B.防御蒙古势力及女真
C.作为国境线
D.抵御匈奴
30.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1603年8月25日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的是
A.观看京剧表演
B.在大街上买了一个烤地瓜
C.阅读《本草纲目》等著作
D.了解八股取士
31.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水平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不少的科技著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被称作“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
④《农政全书》被称作“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
32.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紫禁城是明朝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是指
A.京城
B.皇城
C.宫城
D.外城
33.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加强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34.
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