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0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0

1.综合题(共4题)

1.
七年级(2)班同学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他们的活动内容,请你与他们一起去探究。
(步骤一)收集资料

(1)以上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其中    图片与本次活动相符合(填序号)
(步骤二)整理资料
(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
朝 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唐朝
唐太宗把①    嫁给松赞干布。

    
设置宣政院,将③    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清朝
1727年,设④    
 
(步骤三)综合归纳
(3)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辖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
(步骤四)学史感悟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或启发?
2.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中图二所示是哪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在何时?
(3)图三反映的是哪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该朝是怎样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管辖的?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更,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4)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位皇帝改革官制的措施?
(5)通过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什么变化?
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隋朝时创立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下列俗语或诗词,与该制度有关的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探究二  经济篇
(2)宋代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探究三  文化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并举一例这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4.
近几年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事演习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他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图二中的情景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一地区,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此次事件后,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2.选择题(共16题)

5.
下列关于下图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②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③他著名的诗篇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④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北宋初年,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济知县。周渭到任时,符彦卿到城外迎接,周滑却趾高气扬,仅在马上拱手作揖而已。见此情景,符彦卿心中不满,但却无可奈何。其原因是(  )
A.周渭是朝延命官,身份特殊B.地方权力分离,互不统属
C.节度使职位低于知县D.地方节度使由知县负责任命
7.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②金③西夏④南宋⑤元⑥契丹
A.①②③④③B.①⑥③②④⑤C.⑥①③②④⑤D.⑥①③④②⑤
8.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
A.民族政权并立B.宋代国家统一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
9.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辽的统治者B.西夏的统治者C.女真的统治者D.党项的统治者
10.
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C.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正式完成
D.成吉思汗在位时陆续灭掉其他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1.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无徽不成镇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苏湖熟,天下足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2.
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
①魏征建议皇上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②劳动人民普遍使用水排来灌溉
③一批日本使者抵达长安,受到政府热情接待
④市民在瓦舍中观看各种娱乐节目
⑤妇女骑马、弈棋等活动风靡全国
A.①②④B.③⑤C.②④D.③④⑤
13.
北宋与南宋关系最相似于(  )
A.西汉与东汉B.西晋与东晋C.东魏与西魏D.唐朝与后唐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向游牧民族交纳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文、文字狱D.闭关锁国
16.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该政策完全禁止任何对外贸易
17.
明朝末年爆发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原因包括(  )
①宦官专权②土地集中③赋税沉重④遭遇天灾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18.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③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④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9.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0.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以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 2 ,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θ=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4.0c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i.画出光路图;

ii.求玻璃砖的厚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