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 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见下图)

材料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材料三 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开创于哪个朝代?其中的武举考试是武则天在位时开始实行的,她还对科举考试作出了哪些贡献?
(2)材料二的诗的作者是杜甫,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
(3)通过材料三,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与唐朝的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有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辽、西夏、金在建立之初,仿效中原,实行汉制。政治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政治机构;经济上,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进入封建时代或处在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文化上,普遍创立了文字。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时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民族融合呈現新的高潮。这一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北宋时期,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并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至元朝统一中国,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
(1)材料中所说的“中原汉族政权”最早是指哪一个政权?说说最早的这个“中原汉族政权”给哪些政权送了岁币。
(2)这一时期有哪些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
(3)北宋在这个时期最著名的战争是哪次?你是怎样认识这次战争后的议和的?
(4)哪一次战争的胜利使得南宋统治者能够“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材料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1)材料一中岳飞抵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简要介绍作者“收拾旧山河”的主要战绩一例。
(2)材料二中的作者文天祥抵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政权?当时该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帝是谁?
(3)你认为岳飞和文天祥身上的什么精神最值得你敬佩?
2.选择题- (共10题)
①把军队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
③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