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新兴初级中学等五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8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9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科场”涉及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方镇(地方势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夺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太祖曰:“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摘编自宋史

(2)依据材料二,宋初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与图一、图二大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2.

   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科技发展迅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的各种史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3条)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中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中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上述材料中的“大帝国”是指哪国?“人为地隔绝于世”是指该国推行的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材料一阎立本《步辇图》


(1)材料一中的《步辇图》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当地归我."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3)依据材料回答,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新疆、西藏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或者官职?并指出它们的主要作用

(4)结合以上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共16题)

4.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
《窦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京都竹枝词》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A.A
B.B
C.C
D.D
5.
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汤显祖、辛弃疾B.颜真卿、阎立本
C.罗贯中、施耐庵D.吴道子、李 白
6.
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  )
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7.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该材料评价的是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
8.
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对剧情说法正确的是
A.背景发生于南宋抗辽期间B.成吉思汗灭金,建立元朝
C.完颜康夺《武穆遗书》是史实D.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
9.
下列能反映北宋社会风貌的风俗画是(  )
A.《前门街市图》B.《皇都积胜图》
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
10.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变化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A.商业的兴盛
B.推行垦荒政策
C.手工业发展
D.土地兼并严重
11.
“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2.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主动防御外来侵略
C.禁止外国商人来华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13.
胡忠藻因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所杀。这反映了统治者
A.设立南书房
B.实行八股取士
C.制造文字狱
D.设置厂卫机构
14.
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他的活动
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
15.
“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
16.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
A.削弱了皇权
B.加强了相权
C.抑制宦官专权
D.君权高度强化
17.
《“镇”兴四川》载:李庄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明清为水运商贸之地……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材料反映了李庄古镇(    )
A.汉朝时,兴旺发达B.明清时,商贸繁荣
C.只是陆上交通要道D.古镇属于旅游胜地
18.
下图是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
A.宏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19.
清朝统治者认为对少数民族应该“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政府(  )
A.组织雅克萨反击战B.平定准噶部叛乱C.收复台湾D.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