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8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0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其主流文学形式,这些灿烂的文化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时代的风貌。
(1)请根据表格信息填出空缺内容。
所属朝代
代表人物
作品
唐朝

《忆昔》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朝
关汉卿

明代

《水浒传》
 
材料二: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图一所示器物是什么?图二人物是谁?说说他对人类的主要贡献?请说出图三著作的作者。
材料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3)材料三中女王说的“明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请再列举一例关于明政府建筑的伟大工程。
2.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的政权E是哪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哪个政权灭了这个少数民族政权?
(2)根据图二,你认为元朝疆域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边境的管辖,元朝设置了哪些机构?
(3)图三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并给剩下的三幅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有过友好交流,也有过冲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朱棣)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三: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编自统编版七下《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四 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招降书说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是谁?请你对他东渡简介。
(2)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大型商船队能够远征的条件有哪些?
(3)从材料三中反映出倭寇猖獗,为平息东南沿海倭患,作出重大贡献的明朝著名将领是谁?
(4)根据材料四结合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莫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广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摘编自《台湾简史》

材料三 乾隆五十八年(1793)正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巨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和班禅平等……达赖喇嘛和班禅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亲临并履行“金瓶掣签”手续……藏军的大小军官均由驻藏大巨会同达赖喇嘛拣放,经过考验,有权升擢和斥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分别与分裂势力作斗争的典型事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驻藏大臣设置于哪一地区?根据材料指出驻藏大臣的职责。

(4)综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共13题)

5.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该展厅展示的主题为
A.宋代民族融合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商业繁荣
6.
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的悲修遭遇。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是
A.马致远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郑光祖
7.
《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武将专权
D.重文轻武
8.
“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文景之治局面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开元盛世局面D.经济重心的南移
9.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清朝B.元朝C.宋朝D.辽朝
11.
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定都应天府
B.成立东厂
C.设立“三司”
D.废除丞相制度
12.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些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的思想。这种思想到后来演变成清朝的一项重要政策是
A.盐铁官营
B.重农抑商
C.对外交流
D.闭关锁国
1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4.
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懦,鲁子敬力排众议
D.粱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
15.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噶尔丹D.雅克萨之战
16.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的历史史实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7.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