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既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亦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1)主题命名: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
(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 ②七次下西洋: ③明代抗倭: ④收复台湾:
(3)国家识记: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个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材料一:读下图

(1)主题命名: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
(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 ②七次下西洋: ③明代抗倭: ④收复台湾:
(3)国家识记: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个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
材料二: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二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2.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制度发展)

(1)材料一中哪一示意图是明朝?明朝对地方官制进行了哪一项最显著的改革?请观察材料一的四幅示意图,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综合国力)
(科技文化)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材料四中的图出自明清时期的一部科技巨著,该著作是?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制度发展)
材料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如下

(1)材料一中哪一示意图是明朝?明朝对地方官制进行了哪一项最显著的改革?请观察材料一的四幅示意图,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综合国力)
材料二: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扬方《盛世启示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例说明康熙时期如何同外部侵略势力作斗争的?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科技文化)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材料四:制瓷图和南方挖煤图

(4)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材料四中的图出自明清时期的一部科技巨著,该著作是?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
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有效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填写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A B
(4)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反击外来侵略和巩固边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一:

(1)请填写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材料二:(元朝碰城)“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2)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有何影响?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 措施 | 作用 |
明朝(明太祖) | A | 加强了皇权 |
清朝(雍正帝) | B | 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3)请完成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填空。
A B
(4)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反击外来侵略和巩固边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区域 | 新疆 | 西藏 | 台湾 |
设置管理机构 | | | |
2.选择题- (共18题)
6.
如下图是《大唐西域记》,该名著是我国一位历史人物将其经历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书中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该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 B.鉴真 | C.玄奘 | D.郑和 |
7.
这次民变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也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打破了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这次民变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 B.黄巢起义 |
C.宋江起义 | D.李自成起义 |
8.
山东是“孔孟之乡”,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两宋之交,有两位山东同乡,是当时著名的词人,人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另一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他们( )
A.苏轼、李清照 | B.李清照、辛弃疾 |
C.米芾、李清照 | D.李清照、关汉卿 |
10.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A.交子 | B.草市 | C.夜市 | D.岁币 |
11.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12.
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3.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建立元朝 |
B.统一蒙古 |
C.修筑长城 |
D.开发江南 |
14.
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16.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取3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是{#blank#}1{#/blank#}性。
②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blank#}2{#/blank#} 。
19.
如图《永乐大典》是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并以皇帝年号命名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1421年永乐大帝还迁都北京,这位永乐大帝是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惠宗朱允炆
C. 明成祖朱棣
D. 明仁宗朱高炽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惠宗朱允炆
C. 明成祖朱棣
D. 明仁宗朱高炽
20.
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