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7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综合题(共3题)

1.

   在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①材料一中作品的风格是什么?作者因此享有什么美誉?

②材料二中的作品一方面描写了三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什么强烈愿望?

③材料三中的作品创作于哪一朝代?该作品有什么社会意义?

(2)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流而丰富。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赠招提寺》

材料五(上)乃命和……等,将士卒二万七千余人,多贵金币.造大舶……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

——夏燮:《明通鉴》

问题:①概括材料四反映的主要史实。

②材料五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特点.

(3)由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今天要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2.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六十卷,明徐光启撰……总括农家诸书……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乏言,而终以明代重 农之典。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子部十二

材料三 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 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张廷玉:《明史》

材料四 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罗斯穆森:《城市与建设》

(1)①材料一的“此河”是指什么?是哪一皇帝下令开凿的?材料一认为这条河有什么作用?②材料二中的著作指什么?该著作有什么价值?

(2)①据材料三概括长城在当时发挥的作用。 ②材料四中“卓越的纪念物”中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群是什么?该建筑在当时有什么地位?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创新性人才?

3.

   研读史料,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体现了历史学习的实证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懂史料,了解史实是历史学习的前提。

材料一(秦)桧…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宋史》(卷三六五)

问题:材料一中的“飞”是指谁?他有什么历史贡献?

(2)研读史料,理解历史,感受历史变化,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要求。

材料二 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卫藏通志》(卷十二)

材料三准部既平,教主的后裔大小和卓木(大、小和卓)和清朝反抗,亦于1 759年为清朝所灭。

——吕思勉:《中国通史》

问题:①据材料二、 三概括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②材料二中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各是哪一皇帝?请再举出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两例(材料三中措施除外)

(3)感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上述史料反映的民族关系史对今天发展民族关系、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7题)

4.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发明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④改进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下列政权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①辽 
②金 
③元 
④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描绘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春节B.元宵节C.清明节D.端午节
7.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宋代东南沿海农业生产水平低B.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北方
C.宋代南方长期处于战乱的环境D.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8.
率清军赢得雅克萨之战胜利、打败沙俄侵略者的是
A.隋文帝B.皇太极C.顺治帝D.康熙帝
9.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实行
A.闭关锁国B.君主专制C.重农抑商D.对外开放
10.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一位进士因写该诗被斩首,这说明当时实行
A.罢黜百家B.焚书坑儒C.文字狱D.百家争鸣
11.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A.唐玄宗B.明太祖C.唐太宗D.乾隆帝
12.
为“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它应该是
A.思想文化的钳制B.教育制度的改革
C.君主专制加强D.南北政权对峙
13.
戚继光说:“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戚继光“平海波”是指
A.收复台湾B.打败沙俄C.出使满刺加D.抗击倭寇
14.
《明史》记载:《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该著作的作者是
A.毕昇B.李时珍C.宋应星D.司马光
15.
《台湾通志》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这里所说的“余”的主要贡献是
A.出使西域B.收复台湾C.打败沙俄侵略者D.七下西洋
16.
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大唐西域记》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水浒传》
17.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材料中的“闯王”指
A.黄巢B.陈胜C.赵匡胤D.李自成
18.
清朝商业发达,一些地方的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最著名的商帮出自
A.山西、山东
B.安徽、山西
C.广东、福建
D.浙江、广东
19.
据载,乾隆时期己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A.苏州
B.扬州
C.北京
D.杭州
20.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该艺术形式是什么吗(  )
A.唐诗B.宋词C.元曲D.京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