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泉州可以建造几层楼高的海船,装有指南针的商船从泉州起航,航行至日本、高丽、天竺、波斯等57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商船来到泉州,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坊”。他们运来犀角、象牙、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泉州港口“异货禁物如山”。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材料二:(郑和)曾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这些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科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被宫廷用作挥霍享受,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由于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远航的巨额费用无法弥补。南京的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此更招民怨。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远航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3)材料三漫画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宋代泉州可以建造几层楼高的海船,装有指南针的商船从泉州起航,航行至日本、高丽、天竺、波斯等57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商船来到泉州,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坊”。他们运来犀角、象牙、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泉州港口“异货禁物如山”。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材料二:(郑和)曾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这些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科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被宫廷用作挥霍享受,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由于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远航的巨额费用无法弥补。南京的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此更招民怨。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下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远航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3)材料三漫画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开始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
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开始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
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朝代 | 发展概况 |
① | 设置进士科 |
唐朝 | 进士、明经最重要;②、武举开始;重诗赋 |
宋朝 | 重③;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
明朝 |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案文体是④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2)材料二中从图1变化到图2的是哪个朝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军机大臣的职能。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制度?(2)材料二中从图1变化到图2的是哪个朝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军机大臣的职能。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
2.选择题- (共19题)
9.
《世界史纲》:“这项成就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世界上出现了大量的圣经,另一个结果是学校里的教科书便宜了,阅读的知识迅速传播。”请问“这项成就”指的是四大发明中的
A.火药 |
B.造纸术 |
C.印刷术 |
D.指南针 |
13.
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部电视剧:第一集《至尊红颜》、第二集《大明宫词》、第三集《一代女皇》、第四集《无字碑歌》,根据这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
A.《武则天》 |
B.《汉武大帝》 |
C.《贞观长歌》 |
D.《三国演义》 |
15.
“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 |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C.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 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
20.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A.《千金方》 |
B.《黄帝内经》 |
C.《本草纲目》 |
D.《伤寒杂病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