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今天的“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有一定的关联。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丝绸之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以A为起点,写出A的名称。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贡献?写出图中B区域的名称。
材料二

图2宋代海外贸易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以及最远到达的地点。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名称叫什么?
材料三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材料四 我们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合作框架与倡议,重振古丝绸之路精神。
材料一

图1丝绸之路路线图
(1)丝绸之路以A为起点,写出A的名称。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贡献?写出图中B区域的名称。
材料二

图2宋代海外贸易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以及最远到达的地点。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名称叫什么?
材料三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对外交往的形式(或特点)。材料四 我们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合作框架与倡议,重振古丝绸之路精神。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联合公报》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丝绸之路”体现了什么精神?
2.
调整机构维护统治是封建君主常用的手段。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指出图中两种制度最早实行于什么朝代?对比图3、图4,指出封建社会中央机构发展变化的趋势。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三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材料一

(1)请分别指出图中两种制度最早实行于什么朝代?对比图3、图4,指出封建社会中央机构发展变化的趋势。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2)针对材料二出现的情况,元朝为加强统治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3)军机处的设立者是谁?军机处的设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为了有效地管辖西藏地区,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为了有效地管辖西藏地区,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顺治十八年(1661年) | 5493576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 6078430 |
雍正二年(1724年) | 6837914 |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 7414495 |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2.选择题- (共15题)
7.
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描述:唐太宗贞观八年、九年时,粮食年年丰收,一斗米价值四五钱。到了贞观十五年时期,一斗米只值二钱。这段材料反映了
A.当时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状况 |
B.唐朝商业繁盛的景象 |
C.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的局面 |
D.粮食价格低农民生活困苦 |
8.
唐朝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生产工具,其中筒车的发明起到了
A.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
B.促进冶铁业发展的作用 |
C.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 |
D.提高农田播种效率的作用 |
16.
如果时光倒转穿越到明朝的科举考场,要想金榜题名你只能采取
A.以诗赋文体作答充分体现个人才能 |
B.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随意发挥 |
C.运用史书《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进行发挥 |
D.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论证考题 |
17.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沈括的《梦溪笔谈》 |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