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一种制度(或一个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意指普通人),暮(傍晚)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我国在行政制度方面的一大创新与发展。……元朝的行省权力相当大,主要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以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意指普通人),暮(傍晚)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完善这一制度的?宋初又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材料二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我国在行政制度方面的一大创新与发展。……元朝的行省权力相当大,主要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以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2.
近几年来,某些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答。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馐不急之物,悉听而归(珍玩等无关紧要的东西,任凭你们带走)。若执事不听,可揭红旗请战。余亦立马以现。”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这则材料表明了郑成功什么态度或立场?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馐不急之物,悉听而归(珍玩等无关紧要的东西,任凭你们带走)。若执事不听,可揭红旗请战。余亦立马以现。”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踞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徽之民不获宁息。”——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这则材料表明了郑成功什么态度或立场?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3.
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小史同学,在学完中国古代史后,进行了以下梳理,请你随小史同学遨游史海。
(思想的光芒)
材料一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鲁国人。弟子三千,其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1)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开创的学派及思想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盛世的魅力)
材料二 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的繁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的差距,不遗余力地将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2)请你举出两个“将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特点,有选择地以消化和吸收”国家,并说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科技的贡献)
材料三
(和平的使者)
材料四 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收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5)小史同学的这次遨游所蕴含的主题是什么?
(思想的光芒)
材料一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鲁国人。弟子三千,其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1)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开创的学派及思想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盛世的魅力)
材料二 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的繁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的差距,不遗余力地将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2)请你举出两个“将唐文化引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的特点,有选择地以消化和吸收”国家,并说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科技的贡献)
材料三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件年表》
(3)根据表格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和平的使者)
材料四 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收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七下
(4)郑和船队受到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5)小史同学的这次遨游所蕴含的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4题)
4.
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 B.食客盈门的酒楼 |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 D.好汉比武的擂台 |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占城稻是从朝鲜引进的 |
B.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C.北宋商业繁盛,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 |
D.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
13.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18.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 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 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
19.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②①④③ |
21.
“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
C.土尔寇特部回归 |
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22.
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D.外国文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