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60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综合题(共3题)

1.
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外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2)北宋哪里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什么?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政策?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不同。对于这种变化你有何感想?
2.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哪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进步完善在何时?
(2)材料一中图二反映的是哪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该朝是怎样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管辖的?台湾在该朝时称什么?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位皇帝改革官制的措施?为监视官民,他还设立了哪个机构?
材料三 

(4)材料三:是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的什么结构?
(5)通过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什么变化?
3.
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地区相继遭到外国的侵犯,广大的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体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血与火的战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材料一 一群殖民者乘船来华企图登陆某岛被拒,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善良的居民答应了。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了一大片土地。就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修筑城堡,架设大炮。
材料二 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他们要达幹尔人向沙皇交纳“毛皮贡赋”达斡尔族人回答说:“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侵略者就血洗全城,只有15人幸免于难。
(1)这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国家对我国的的侵略?
(正义的抗争战争)
材料三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代英雄。”

——郭沫若

(2)郭沫若这幅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谁?
材料四  “罗利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微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3)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边疆的巩固发展)
材料五  “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县,领县四。”
(4)材料四中台湾府的设置是在哪一年?它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六  “一、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二、外兴安岭与流入鄂霍次克海的鸟第河之间的地区,搁置再议。”
(5)材料五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请说出这一条约的性质和地位。
(民族英雄永不朽)
(6)请列举一位抗倭的民族英雄。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

2.选择题(共17题)

4.
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①魏征建议皇上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②劳动人民普遍使用水排来灌溉
③一批日本使者抵达长安,受到政府热情接待
④市民在瓦舍中观看各种娱乐节目
⑤妇女骑马弈棋等活动风靡全国
A.②④
B.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5.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归纳比较学习后,下列选项不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6.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大致反映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
下图所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用胶泥刻字……伙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互用之,瞬息可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D.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8.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洽
D.君臣礼仪的规范
9.
灭亡唐朝、明朝的分别是
A.黄巢李自成
B.朱温李自成
C.黄巢吴三桂
D.朱温吴三桂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D.11、12世纪时火药武器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11.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城都在今北京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B.《念奴娇》C.《蝶恋花》D.《满江红》
13.
在道光年间,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是
A.吕剧
B.昆剧
C.京剧
D.越剧
14.
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冰山一角。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这两个著名的商帮来自
A.山西、江苏
B.安徽、山西
C.浙江、广东
D.广东、福建
1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牡丹亭》
16.
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②册封达赖喇嘛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7.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象征是世界奇迹,它始建于秦,明代达到完善地步。明代万里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18.
明朝末年爆发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原因包括(  )
①宦官专权②土地集中③赋税沉重④遭遇天灾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19.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0.
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