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46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1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直延续到当代***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该节目力求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诗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请以“诗词一直在我们血脉里”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与惊涛骇浪搏击,与海盗斗智斗勇,架起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海上桥梁,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乾隆年间……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准开放广州一处地方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并颁行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山海贸易的条例、章程……”

——以上二则材料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有改动)

(1)材料一中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你知道郑和扬帆远航最远到达了哪里吗?他的远航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清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把这种政策叫什么?
(4)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5)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你认为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
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阅读下列名言名句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材料二:“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材料中的“八股之害”指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有什么危害?清朝初期采取的什么措施产生了同等危害?
(2)明清时期社会危机产生。材料二是明朝中期哪位民族英雄的诗句?清朝初期抗击人侵的沙俄后,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4.
某班计划以“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
以下是该班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指不相上下,相互制约),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朱元璋(皇明祖训》

(对外交往篇)
材料二:我们是东海捧出来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盛世篇)
材料三:清初几代皇帝认真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百余年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文学篇)
材料四: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摘自百度百科

(1)概括材料一中明太祖的措施。说说这项措施有什么影响?
(2)17世纪时,我国台湾被哪个国家所侵占?材料二中“郑氏”指的是谁?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所描绘的盛世被称为什么?经过这三代皇帝的经营,清朝疆域非常辽阔,其中最南到达什么地方?
(4)材料四介绍的是清代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

2.选择题(共8题)

5.
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市舶司B.台湾省C.澎潮巡检司D.辽阳行省
6.
一幅画中有这样的景物:一个农家少女正在纺棉线,田里的水稻丰收在望,屋旁种植了许多向日葵,远处飘来瓷器出窑的烟灰。根据这些景象判断,这幅画最早应画于。
A.元朝
B.明朝后期
C.清朝初期
D.宋代
7.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明想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来读。他应该选的是。
A.
B.
C.
D.
8.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①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
它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剧的精华。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国粹”,誉为“国剧”。它是(  )
A.京剧B.昆剧C.元曲D.徽调
10.
清朝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指的是哪座城市?( )
A.松江B.广州C.苏州D.无锡
11.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   )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青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