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1)参照范例并结合所学,完成你对玄奘西行的简介。
(范例)唐朝高僧鉴真排除千难万险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国的医药和书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2)结合所学,比较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材料二 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
(走进博物馆)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备受瞩目。在第四单元“和同一家”展出了著名的历史画卷——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
(1)结合所学,说明展品《步辇图》与展览单元主题"和同一家”的关系。(提示:可从文物反映的事件及其影响两个角度叙述)

(搜集史料)
材料二 唐太宗: “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获得了少数民族怎样的评价?材料三 宋辽边界互市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了四处榷场。在宋辽边界贸易中,宋输出的商品以农产品、手工制品和海外香料为主。而辽则主要输出牲畜、皮货、草药、矿物井盐类。
对于敏感商品,宋辽都有严格限制,辽严格限制军用战马出口到宋,宋对制作火药所用的硫磺和硝、金属铜铁、兵器弓箭等也严格限制出境。
(3)结合材料三,边界榷场贸易体现出宋与辽之间怎样的关系?材料一杜甫 《忆昔》(部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1)依据诗的前六句,“开元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洛阳。
——王谠《唐语林》
(2)请指出材料二中“安禄山反”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及其影响。(3)杜甫的诗有“_____”之称。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他的诗得此称号的原因。
材料三 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2.选择题- (共14题)
①知州三年一轮换,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②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④地方财赋税收由中央控制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A.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 |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
C.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
D.废宰相,设六部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 B.建立元朝 |
C.灭南宋,统一全国 | D.创立行省制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