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 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四 : 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 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宗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的两个宰相?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当时的“腹里”直属哪个机构管辖?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 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 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四 : 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 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宗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的两个宰相?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当时的“腹里”直属哪个机构管辖?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中的哪一史实能体现唐朝的这一政策?
(2)材料二中的吐蕃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与外国之间文明交流的哪两种方式?请举出两个“这样一群人”的相关史实。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专门机构”的名称和设置“专门机构”的好处。
(5)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宋时期对外开放的好处。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中的哪一史实能体现唐朝的这一政策?
(2)材料二中的吐蕃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与外国之间文明交流的哪两种方式?请举出两个“这样一群人”的相关史实。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专门机构”的名称和设置“专门机构”的好处。
(5)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宋时期对外开放的好处。
2.选择题- (共15题)
6.
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
B.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频繁调动 |
D.赋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地方支配 |
7.
与下图人物(忽必烈)有关的史实是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③设立澎湖巡检司,台湾从此归属中央管辖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③设立澎湖巡检司,台湾从此归属中央管辖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8.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9.
《天龙八部》通过对宋、辽、大理、西夏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小说中所述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B.国家分裂的时代 |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12.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一般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