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   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四 :  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 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宗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的两个宰相?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当时的“腹里”直属哪个机构管辖?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15 02: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