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e)签制度。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将几个“灵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朝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让“西方望尘莫及”的重大科技成就。并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远征”最远到达了哪里?“远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2.选择题- (共14题)
A. 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C.马可波罗来到都城大都 |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A.雍正年间 | B.乾隆年间 |
C.道光年间 | D.咸丰年间 |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