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于恨,何时灭?
材料三:“一代天骄”率领剽悍的骑兵,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材料四:世祖皇帝……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
(2)材料二这句诗中的“靖康耻”是什么意思?
(3)材料三中的“一代天骄”指的是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其都城在哪里?
(4)材料四中“枢密院”和“御史台”的主要职责分别是什么?从“行中书省”的设置体现元朝首创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二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一个 “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回答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范围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统一契丹八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懂得蕃汉文字,懂得佛教经典,还研究过儒家的经史和兵书。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材料三: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4年发动了反抗辽奴役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建立蒙古国,在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随后,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请回答:
(1)写出上述四则材料中“他”的姓名。
(2)比较上述材料,归纳“他”们的共同有哪些?至少归纳两点。
(3)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政权,简述与宋朝的关系。
2.选择题- (共20题)
A.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 B.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美感别致 |
C.北宋兴起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D.越窑青瓷如玉如冰 |
A.等级森严 |
B.商业繁荣 |
C.重农抑商 |
D.重文轻武 |
A.辽宋时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曾受辽的控制和压迫 |
B.11世纪末,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 |
C.女真建立政权后,曾与北宋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
D.1115年,女真政权被辽所灭 |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