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程建筑篇)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所示工程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图B评价的是哪一伟大工程?
(科学技术篇)
材料二:

(2)材料二图C所示人物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图D科学著作被誉为什么?
(文学艺术篇)
材料三: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
(3)材料三中提及的“李杜诗篇万口传”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
(思考感悟篇)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摘编自《皇明祖训》
材料三:

在图中所示机构任职的大臣的职务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即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作侍从秘书工作。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贞观”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的年号?
(2)材料二中的“我朝”指的是哪一朝代?当时统治者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3)材料三图中所示机构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机构设置初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宋朝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增加了泉州、明州、广州等贸易港口……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
——摘编自《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初探》
材料二:明代这一壮阔的外交行动,就是在中国已知的范围内重建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从而创造一个以“礼”为核心的和平的国际和贸易秩序……在马六甲设立据点,扩大了与各国商人的贸易往来;同时还调解了各国之间的纠纷,创造了和平的外交和贸易环境。
——中国侨联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博士陈永升
材料三:

1793年乾隆皇帝回复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天朝物产丰隆(丰盛),毋(不)须外求。我中华远古至今,先王制定法度(规矩、行为准则)……今尔(你们)来使欲请推行尔英人之教(基督教),此朕必不能从。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域)……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所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2)材料二中“这一壮阔外交行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行动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海关数量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安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制碾硙、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后,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材料三: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了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能反映唐朝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2)材料二中的两宋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达成和议有何共同之处?出现这种局面与宋朝推行的什么国策有关?
(3)根据材料三,概况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2.选择题- (共19题)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大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A.侯国 | B.郡县 | C.九州 | D.行省 |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②元朝建立
③蒙古灭金
④西夏灭亡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①④③② |
D.②①③④ |
A.在西安建立政权 | B.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
C.引清军入关 | D.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