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4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程建筑篇)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所示工程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图B评价的是哪一伟大工程?

(科学技术篇)

材料二:


(2)材料二图C所示人物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图D科学著作被誉为什么?

(文学艺术篇)

材料三: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

(3)材料三中提及的“李杜诗篇万口传”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

(思考感悟篇)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摘编自《皇明祖训》

材料三:


在图中所示机构任职的大臣的职务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即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作侍从秘书工作。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贞观”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的年号?

(2)材料二中的“我朝”指的是哪一朝代?当时统治者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3)材料三图中所示机构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机构设置初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宋朝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增加了泉州、明州、广州等贸易港口……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

——摘编自《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初探》

材料二:明代这一壮阔的外交行动,就是在中国已知的范围内重建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从而创造一个以“礼”为核心的和平的国际和贸易秩序……在马六甲设立据点,扩大了与各国商人的贸易往来;同时还调解了各国之间的纠纷,创造了和平的外交和贸易环境。

——中国侨联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博士陈永升

材料三:


1793年乾隆皇帝回复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天朝物产丰隆(丰盛),毋(不)须外求。我中华远古至今,先王制定法度(规矩、行为准则)……今尔(你们)来使欲请推行尔英人之教(基督教),此朕必不能从。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域)……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所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2)材料二中“这一壮阔外交行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行动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海关数量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

   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安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制碾硙、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后,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材料三: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了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能反映唐朝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2)材料二中的两宋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达成和议有何共同之处?出现这种局面与宋朝推行的什么国策有关?

(3)根据材料三,概况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2.选择题(共19题)

5.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牛耕、铁铲B.曲辕犁、筒车C.耧车、铁犁D.双铧犁、秧马
6.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大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7.
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反映了安史之乱(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使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使边疆将领的权力日益加强D.使唐朝中央权力日益衰微
8.
“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主人公是(  )
A.石守信B.赵构C.赵匡胤D.曹翰
9.
下面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的时期应是(  )
A.东汉后期B.隋朝前期C.唐朝中期D.南宋时期
10.
下面这幅“瓦内说书”诗配画中的场景,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城市中(  )
A.唐代长安B.北宋开封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
11.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鼎盛)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12.
如下图所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
A.自由报名,唯才是举B.冲破门第,品德惟上
C.以官举士,择优选拔D.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13.
这一民族曾受辽的控制,后建立了金这一政权,曾灭亡北宋。“这一民族”指的是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14.
《哈佛中国史》中说:“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
A.侯国B.郡县C.九州D.行省
15.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下列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②元朝建立
③蒙古灭金
④西夏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16.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京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B.博采众长又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C.最著名的剧目是《窦娥冤》D.京剧正式形成于明朝
17.
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了由他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  )
A.东厂B.宣政院C.锦衣卫D.按察使司
18.
如下图是某位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段历史时整理的部分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忽必烈灭宋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雅克萨之战
19.
汤显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是(  )
A.《牡丹亭》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
20.
他放过羊,当过官军,后又投奔义军,英勇善战被称为“闯王”。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西安建立政权B.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C.引清军入关D.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2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康熙时就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当时台湾府隶属于(  )
A.浙江省B.江苏省C.福建省D.广东省
22.
清朝前期,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在(  )
A.顺治末年B.康熙时C.雍正时D.乾隆末年
23.
有人曾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这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C.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