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世界古代史上,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接下来就让我们乘坐时光穿越机,进行一次时光穿越之旅,去感受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
(时光穿越)

(感受人文)
(1)时光穿越机来到公元前31世纪左右的A地。请问你怎么称呼A地区最高统治者?他们死后的尸体被安置在什么建筑物里?
(2)时光穿越机来到了公元前17世纪左右的B地。你能说出B地一位最有名的国王以及其最有名的原因吗?
(3)时光穿越机来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C地。这块大地诞生的一种等级制度叫什么?为了反对这种制度,当地人在创立的宗教里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4)时光穿越机来到了7世纪左右D地。你能否说出D地与C地一位著名的文化交流使者吗?
(旅行随想)
(5)时光之旅让我们领略了文明古国的人文历史。请先选择图中ACD任一地,再选择该地一个最著名的文明象征并进行解读。
(时光穿越)

(感受人文)
(1)时光穿越机来到公元前31世纪左右的A地。请问你怎么称呼A地区最高统治者?他们死后的尸体被安置在什么建筑物里?
(2)时光穿越机来到了公元前17世纪左右的B地。你能说出B地一位最有名的国王以及其最有名的原因吗?
(3)时光穿越机来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C地。这块大地诞生的一种等级制度叫什么?为了反对这种制度,当地人在创立的宗教里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4)时光穿越机来到了7世纪左右D地。你能否说出D地与C地一位著名的文化交流使者吗?
(旅行随想)
(5)时光之旅让我们领略了文明古国的人文历史。请先选择图中ACD任一地,再选择该地一个最著名的文明象征并进行解读。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1)按要求在上面图片中的横线上填写内容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2)根据材料二回答,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3)材料三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该帝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通道叫什么?
材料四 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4)结合材料四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1)按要求在上面图片中的横线上填写内容
材料二 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2)根据材料二回答,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3)材料三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该帝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通道叫什么?
材料四 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4)结合材料四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世纪西欧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出现?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
材料二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里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
材料三 位高权重的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教权与王权的力量经常此消彼长,直到14世纪后,这一紧张对峙的局面才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3)结合材料三,说说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一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世纪西欧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出现?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
材料二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里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
材料三 位高权重的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教权与王权的力量经常此消彼长,直到14世纪后,这一紧张对峙的局面才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3)结合材料三,说说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判断题- (共1题)
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世界第一长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古中国。
(2)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的德意志、法兰克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4)改造阿拉伯数字的阿拉伯人被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世界第一长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古中国。
(2)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的德意志、法兰克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4)改造阿拉伯数字的阿拉伯人被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3.选择题- (共15题)
8.
以下对封建时代欧洲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主按规定只能拥有一个庄园 |
B.庄园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直领地”,一部分是佃户的“份地” |
C.庄园内的佃户要想取得一块“份地”是有一定条件的 |
D.在庄园内从事劳作的农奴是缺少自由的 |
12.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
C.法律注重保护所有下层人的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的程序 |
13.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
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
14.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
A.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 B.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D.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