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初三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4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综合题(共1题)

1.
报刊·传播·融合
材料一: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的。这些报刊在客观上起到传播西学的积极作用,对我国近代报纸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外新报》。之后,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国人自办报刊的第一次高潮是在甲午战后,先进的中国人用近代报刊作为一种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舆论工具。据统计,1895年到1898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分布于20多个城镇。到20世纪初全国报刊已增至500多种,盛极一时。

——刘力《西人东来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得益于外来的西方人。
②从18世纪50年代起,开始出现国人自办的报刊。
③民族危机的加剧激发了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热情。
④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比西方人创办的报刊种类多。
材料二:
 

 

 

1896年由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是维新派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905年由孙中山在东京创立。是同盟会的机关报。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立。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
宣传重点:变法图强
宣传重点:
宣传重点:
 
(2)补全材料二。依据上述报刊的宣传重点,分析它们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说出1978—2018年我国报纸种类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互联网时代,《人民日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融媒作品。其中,微视频《中国24小时》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认为该视频画面丰富、视角多元、细节丰满,为网友带来极致的感官感受,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价值共识。
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网人民视频策划推出的AR扫描功能,让《人民日报》“动”起来。用户通过人民视频APP,点击右上角的AR图标,扫描《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相关配图,就可在手机上看到现场实况、注释信息、数据可视化等更具深度的内容,相当于在报纸上打开了获取更多资讯的新窗口,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两会动态……《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从此可见一斑。

——《融媒“爆款”人民日报这样炼成》

注: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4)依据材料四,《人民日报》的做法对传统报刊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4题)

2.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史记》
3.
下面是某位同学准备的历史专刊资料。这些资料能够反映出宋代


浙江哥窑鱼耳炉 南宋纸币“会子”
A.南方经济的繁荣
B.农业生产的发达
C.手工技艺的高超
D.海外贸易的兴盛
4.
朝代歌是记忆历史时序的重要方法。下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商两汉辽
B.金两晋元
C.商两晋金
D.商两汉元
5.
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远航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扩张
B.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C.连通了中国到欧洲的航路
D.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6.
如图材料是对我国哪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
A.唐朝前期
B.宋朝前期
C.明朝前期
D.清朝前期
7.
长城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建筑工程。明长城的东西端点分别是
A.嘉峪关鸭绿江
B.鸭绿江嘉峪关
C.辽东临洮
D.临洮辽东
8.
1757年,乾隆帝下令只许广州一处通商,这是因为他认为
A.大清富庶无比,无需与外国贸易
B.倭寇会大肆侵扰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会危及统治
D.可防范英国猖獗的鸦片走私
9.
下列报纸所报道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文革时期
10.
下图创作于1938年,题目是“日本的泥脚”,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日结成了军事政治同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D.苏联对日本宣战
1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运动
③青年学生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④五四运动中蕴含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1895年的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大规模侵华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3.
下面资料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不能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允许少数民族实现完全自治
C.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D.是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施
14.
下表是某同学所作的专题知识整理。该知识专题是
时间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2012年
事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建立
中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国防成就
B.民族团结
C.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
15.
下图梳理了新中国以来围绕农民土地问题进行的四次调整。①和②应填写的是
A.大跃进运动解放生产力
B.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
C.土地改革束缚生产力
D.大跃进运动束缚生产力
16.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香港回归
B.九二共识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澳门回归
17.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情况(累计)。可以直接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是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增长最快的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
C.新中国的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D.1950年与中国建交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18.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相同点是
A.都是手工操作
B.生产的过程都是多人协同生产
C.生产规模相同
D.作坊主与工人的关系都是雇佣关系
19.
下图是某位美国总统的传记目录,他是
A.华盛顿
B.杰斐逊
C.林肯
D.罗斯福
20.
与下图所反映的事件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宣布“解放”农奴(版画)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1.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B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对很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影响
C
1804年法国《拿破仑法典》颁布
《拿破仑法典》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激励法国人民推翻王权,获得革命胜利
D
1898年清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
变法虽然失败,但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变革精神
 
A.A
B.B
C.C
D.D
22.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达尔文——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进化论
C.贝多芬——《神曲》
D.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23.
下图“?”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萨拉热窝事件
C.日本占领青岛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4.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袖是:
A.甘地
B.尼赫鲁
C.凯末尔
D.章西女王
25.
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波茨坦公告》发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