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林则除、魏源等人提倡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此后洋务派将其践行,同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2)材料二中的京师大学堂是哪一派别创办的?并概括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3)材料三中,陈独秀指出中国教育落后的原因有哪些?为此,中国进行了哪方面的探索?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林则除、魏源等人提倡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此后洋务派将其践行,同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科目 | 专业 | 备注 |
经学科 |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 |
政法科 | 政治、法律 | |
文学科 |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 |
商科 |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 |
格致科 | 算学、化学、物理等 | |
农科 | 农学、林学等 | |
工科 | 机器、造船、电气等 | |
医科 | 医学、药学 |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我们中国,模仿西洋创办学校,已经数十年,而成效毫无。学校处数固属过少,不能普及;就是已成的学校,所教的非是中国腐旧的经史文学,就是死读几本外国文和理科教科书……此等教育,有不如无。”——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进行改革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中的京师大学堂是哪一派别创办的?并概括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3)材料三中,陈独秀指出中国教育落后的原因有哪些?为此,中国进行了哪方面的探索?
(4)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820754.3亿元。2009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为1万亿多,到2017年已超过3万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生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交通领域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请再举出一个领域加以说明。
(4)请你谈谈新时期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820754.3亿元。2009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为1万亿多,到2017年已超过3万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生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交通领域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请再举出一个领域加以说明。
(4)请你谈谈新时期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在记载历史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两者有何共同的史料价值?
(2)图三和图四所示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有何内在联系?并加以说明。
(3)通过上述探究,你对古代文明有了哪些认识?

(1)图一和图二在记载历史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两者有何共同的史料价值?
(2)图三和图四所示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有何内在联系?并加以说明。
(3)通过上述探究,你对古代文明有了哪些认识?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显得突出得多,它比那些较早的大变动引起更多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影响了世界的更大一部分地区,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
材料二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为何如此评价英国的这场“变革”。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法国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显得突出得多,它比那些较早的大变动引起更多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影响了世界的更大一部分地区,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
材料二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材料三 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
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为何如此评价英国的这场“变革”。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19题)
7.
美国传教士俾治文曾在虎门参观销烟全过程时记录到“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镇口有个穷人,因仅试图拿走身旁的一点鸦片……立即依法惩办。”如此坚决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坚定意志的人是
A.林则徐 |
B.陈化成 |
C.关天培 |
D.魏源 |
8.
***曾在评价某人时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请你判断,以下不属于该人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
B.通过《民报》阐释三民主义,促进思想解放 |
C.领导武昌起义,建立了湖北军政府 |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9.
梁启超在某次爱国运动爆发后,曾向北洋政府致电“闻北京学界对和局表义愤,爱国热诚,另策国者知我人心来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C.“废除二十一条” |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10.
《抗日御侮》中曾描写某次战役“八一三淞沪集中国军精锐,采取攻势,迫使日军追随国军行动,改变其作战线由北向南方向为由东向西方向。因此中国获得换取时间之空间,……在大后方建立持久抵抗战力”请判断下列选项中对该次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
C.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
D.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
11.
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民党公然撕毁“双十协定” |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C.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
D.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
12.
2018年7月至9月,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联合团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搜寻、发现并确认了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下图是写有“经远”二字的木质签牌。由此推断,该沉舰失事于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
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项目有7项放在了洛阳。当时的洛阳,不仅有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最大的轴承厂、最大的高速船用柴油机厂等,而且还有一片独具特色的苏式建筑群,如今,涧西工业遗产街已经被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材料中,以下四个选项不能得出的是
A.工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
B.洛阳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 |
C.“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D.“一五计划”期间,留下了许多中苏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 |
14.
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下列对这一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结束百年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15.
不同时期的杂志封面反映着当时的时代特色,《人民画报》1978年的年度封面--《开放之舞》封面这样描述道:“这一抹跳动的红,不再是过去十年满天旗帜上那种浓烈的红,不再是高高举起的语录上唯一的红色,这一抹红……也让人隐隐感受到了那么一点自由的气息,”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
C.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
D.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16.
1971年,***对时局发出“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的感慨。以下对于***的感慨理解错误的是
A.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乒乓外交”的大门 |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
D.中日建交后,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
17.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关于该政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B.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限制专制王权的范例 |
C.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
D.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
19.
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他的这部著作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战争与和平》 |
B.《高老头》 |
C.《复活》 |
D.《人间喜剧》 |
20.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他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文艺复兴 |
B.启蒙运动 |
C.新航路开辟 |
D.资产阶级革命 |
21.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该决议提到“……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
C.苏联模式的形成 |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22.
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道:“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瓦解,”为完成这个任务,美国
A.实施罗斯福新政 |
B.组成反法西斯同盟 |
C.实行“冷战” |
D.实行马歇尔计划 |
23.
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同意脱欧人数占51.9%.2017年2月,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蕾莎梅启动“脱欧”程序,英国“脱欧”可能对欧盟的发展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减小 |
B.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受影响 |
C.欧盟的发展出现曲折,削弱欧盟的力量 |
D.“一超多强”局面已经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