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35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综合题(共2题)

1.
道路自信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3月,蔡元培撰写的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材料一中的“先生”是指谁?据材料一,指出他探索的近代化道路。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景图片:

(3)材料三共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你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这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模式化发展向注重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转变。

——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苏联模式”的特征,并指出中国是怎样“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什么?
2.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次革新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发展近代工业经济的口号,并概括指出其内容和结果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先是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后又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世界霸权国家)。

——摘编自《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2)据材料二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的原因及“两大支柱”的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2.选择题(共17题)

3.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他著此书的目的是
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
B.强调发展手工业
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
D.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4.
下表为西汉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单位:万户)统计表。表中户数变化情况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城市经济活跃
B.民族融合加强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治统治开明
5.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②重视兴修水利
③改进粮食种植技术
④推广高产作物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6.
下图所示会议在中共党史、军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精神永放光芒。这次会议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B.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7.
抗战时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取得了许多光辉战绩。下列战役中,属于敌后战场的有
①台儿庄战役
②平型关大捷
③五井战役
④潍县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8.
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义
C.护国运动
D.北伐战争
9.
下图为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其创作的背景事件是
A.《北京条约》签订
B.《辛丑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九国公约》签订
10.
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报刊,不包括
A.《申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11.
李大钊认为,写文章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他“铁肩担道义”的是
A.首倡使用白话文
B.大力宣传三民主义
C.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D.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12.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外交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13.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九大“接力探索”的主题报告是(   )
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B.《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4.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硬,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反映出邓小平主张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庄园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C.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D.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16.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其区分的主要根据是
A.通信技术
B.交通工具
C.机械设备
D.能源动力
17.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A.凡尔登战役
B.上甘岭战役
C.滑铁卢战役
D.诺曼底战役
18.
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
C.革命主力是人民群众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
19.
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中,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的国家,另一个是主权遭受到严重摧残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分别是
A.英国中国
B.俄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美国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