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3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5

1.综合题(共5题)

1.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恩,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逦顺,表述完整,能够反映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有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话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耍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政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0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后中国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相比,在哪些方面出现)新变化?洋务派和维新派开设新式学堂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是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5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
1909年
澳门回归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颗不变的初心是团结凝聚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之匙……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宏大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七周年)

(1)请从材料一中选取相关的历史事件,确定主题,并通过示意图显示出来。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初心是什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代法制是在法家法律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对中华法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秦律中规定,官员享有犯罪时减免刑罚的特权,虽犯相同的罪,对官吏只处以罚款二甲(铠甲)的轻罚,对平民处以戍边两年的重罚。罗马共和国编定的《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利益。这部法律是罗马法典的渊源,在后世漫长的岁月中,它虽经过多次修订,但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记述法律的载体各有何优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律》和《十二铜表法》的相同目的。
(3)请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与青少年有关的一部法律文件。在现实生活中,你能为国法制建设做些什么?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年8月,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建议。稍后,苏联明确提出战后“只有通过一个新的国际关系组织,才能将各民主国家联合在一个永久同盟的基础上,实现持久和正义的和平。”但英国却提出了设立欧洲理事会、太平洋理事会和西半球理事会等区域性机构的方案,在区域理事会之上设置一个小规模的、只负责协调工作的世界理事会,很明显,这一方案是英国想恢复其传统地区的影响力。1943年,国民政府派宋子文赴美,公开向罗斯福表示中国反对英国的主张,支持成立联合国。
材料二:1944年,美英苏中四国在美国巴顿橡树园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国际组织的建议》。次年,美英苏三国终于在一次重要会晤上做出了成立联合国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方案”为什么没有成功?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决定成立联合国的“重要会晤”是指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重要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联合国建立过程的特点。

2.选择题(共18题)

6.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据此可知
A.雕塑艺术起源于中国的佛像石窟艺术
B.龙门石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融
C.我国雕塑艺术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D.佛教传播在秦汉时期达到顶峰
7.
近代前期,如果有人在衣、食、住、行上出现“洋化”现象,便会为社会舆论所不容。民国初年,不仅归国学子喜欢洋货,而且很多市民也趋向于穿西服、吃西餐等生活方式。这表明
A.人们仅热衷于西方的衣食
B.不同人群对“洋货”的态度不同
C.归国学子引发了衣食“洋化”
D.人们逐渐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8.
陈独秀说:“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李大钊也提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这些主张都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C.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根除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影晌
9.
***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它纠正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这个关键点是
A.***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初步形成
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的领导地位
D.中共七大把***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10.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 获得大量赔款
11.
1947年底,***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车轮,使它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作出此判断,主要基于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B.东北已全境解放
C.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D.国民党的主力已基本上被消灭
12.
“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与上述文字描述有关的史实是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C.研制“两弹一星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在《共同纲领》奠定的制度基础上,这部文件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年来的实践经验,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使命。这部文件
A.是我国的“临时宪法”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为土地改革的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
D.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14.
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A.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B.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5.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的意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
A.友好国家的帮助B.民间交往的推动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D.改革开放的实施
16.
人类对法治的追求源远流长,在古罗马的历史发展中,法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罗马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D.《查世丁尼法典》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17.
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反映了
A.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C.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8.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材料中的信息表明,“第一次变革”使俄国
A.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9.
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表明
A.法国改造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B.启蒙运动的思想在实践中彰显
C.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诞生
D.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0.
选择了煤就选择了滚滚煤烟,选择了污染。伦敦成为雾都,曼彻斯特脏水汹涌。1750年到1890年。燃煤带来的污染使得伦敦起雾的频率显著增长,几场严重的大雾使得伦敦城死亡数千人。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活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21.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国工商界纷纷扩大对苏联的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却严格限制进口苏联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当时处于东西方冷战时期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
22.
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其中,1969年以前成立的有6个,1970—1979年成立的有6个,1980—1989年成立的有20个,1990年以后成立的有69个。这些数据说明
A.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加速
B.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C.跨国公司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
D.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力量
23.
***说:“象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的论断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战役D.攻克柏林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