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政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0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后中国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相比,在哪些方面出现)新变化?洋务派和维新派开设新式学堂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