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天宝末,扬州僧始往倭国,大演释教,经黑海、蛇山,其徒号“过海和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过海和尚”是谁?他在对外交往中有何贡献?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享太平之福”政策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一场殊死的决斗”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于国家对外交往的认识。
材料一: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天宝末,扬州僧始往倭国,大演释教,经黑海、蛇山,其徒号“过海和尚”。
——(唐)李肇《唐国史补》
材料二: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没有欺辱弱国。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政策来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使得中国与亚非各国建立了友好联系。——《中国水运报》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过海和尚”是谁?他在对外交往中有何贡献?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享太平之福”政策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一场殊死的决斗”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于国家对外交往的认识。
2.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1938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从上述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1930—1938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1930 | 90.4 |
1933 | 55.6 |
1935 | 72.2 |
1938 | 84.7 |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材料二:
——摘自《经济日报》编制《改革开放四十年数据报表》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从上述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3.
“冷战”局面的形成与终结,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是世界历史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

材料二:面临全新而复杂的世界,美国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核心思想仍与“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一脉相承,即维护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塑造世界。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出浓郁的霸权主义色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格局形成”指是什么?“发展趋势”指什么?1991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让这一趋势加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后美国的战略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有哪些力量在阻碍它的图谋实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希望构建起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何构建这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材料一:如下图是世界历史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

材料二:面临全新而复杂的世界,美国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核心思想仍与“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一脉相承,即维护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塑造世界。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出浓郁的霸权主义色彩。
——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下)
材料三: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摘自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格局形成”指是什么?“发展趋势”指什么?1991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让这一趋势加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后美国的战略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有哪些力量在阻碍它的图谋实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希望构建起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何构建这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2.选择题- (共23题)
5.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 B.平湖巡检司 | C.宣政院 | D.广州十三行 |
6.
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考场,曾为国家输送了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时期全国半数以上官员都出自江南贡院。若想在此应试成功,需要
A.自然科学和创新能力 |
B.诗词歌赋和出身显贵 |
C.四书五经和规范答题 |
D.兵法谋略和强健体魄 |
9.
庆祝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的海上阅兵活动于4月23日在青岛举行,10余国派舰艇参加。历史上,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战争时期 | C.洋务运动时期 | D.北伐战争时期 |
10.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C.新文化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11.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1912年,图乙取代图甲成为中国的国旗。你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运动 |
D.辛亥革命 |
12.
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4.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A.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17.
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某国际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这一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 B.联合国 | C.世界贸易组织 | D.国际联盟 |
18.
下列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史料,其中与这个研究主题吻合且符合史实的是
A.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
B.南北两种经济性质相同并且互为补充 |
C.林肯领导南方部队参战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允许奴隶参军 |
21.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 |
C.工业革命 | D.十月革命 |
22.
历史上苏俄和美国都对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过重大调整。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表达正确的是
A.都是在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
B.都改变了原有社会制度 |
C.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D.都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 |
23.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的文章称: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第一次转变的主要推动原因是文艺复兴 |
B.第二次转变的主要推动原因是工业革命 |
C.第三次转变使美国完全失去了大国地位 |
D.第三次转变以来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
24.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和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高科技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原因 |
B.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
C.国际资本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单向 |
D.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均等的机遇 |
25.
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会战是()
A.凡尔登战役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诺曼底登陆 | D.攻击柏林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