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15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0

1.综合题(共2题)

1.
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某专题复习探究活动,我们节选了其中的部分探究内容,邀请你加入其中的探究。
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图

(1)图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
材料二: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把大唐文化传播到日本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三: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的加强管理的贸易机构叫  ① 。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  ② 口述而后形成的著作《  ③ 》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上述材料中的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材料四:

(4)结合材料四的图片信息,你认为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图三反映清朝前期怎样的对外政策?此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主动融入世界,先后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

(5)依据上图,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恢复合法席位和新加入的世界性组织有哪些?
2.
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面对“挑战”中、日各自采取了什么对策?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30年代上台的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议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去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萧条、危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面对“萧条、危机”德国和日本都采取什么对策? “领土和约”指的又是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3.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⑴元朝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
改正:
⑵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土地公有制。( )
改正:
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
改正:
⑷二十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世贸组织。( )
改正:

3.选择题(共9题)

4.
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民族交融的历史。你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的途径主要有:①民族迁徙②战争交往③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④友好往来(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6.
仔细阅读下图,请给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中国的外交历程
B.中美关系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洗刷民族耻辱
7.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政党。下列事件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8.至少写5句。

初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新学校你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假设下面表格中的内容是你的好朋友陈想的资料,请根据这些资料和提示词汇,介绍一下她。

Name

Chen Xiang

Age(年龄)

13

Food

chicken

Sports

football,running

Telephone number

358-5478

Dream(梦想)

a running star

提示词汇: hope to be (希望成为),

要求:1. 语句通顺、语意连贯;2. 介绍要包括表格中的所有内容;3. 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句数;至少写5句;4. 可进行合理的扩展。

    Chen Xiang is my good friend.

9.
2017年是七七事变发生80周年,按照民国纪年七七事变发生之年应为民国( )
A.二十三年B.二十四年C.二十五年D.二十六年
10.
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列搭配不准确的是( )
A.克伦威尔——“不戴王冠的国王”B.拿破仑——“加冕的华盛顿”
C.林肯——“开创推举之法”D.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
11.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是:( )
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不改变制度,灵活借鉴
D.改变制度,灵活创新
12.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这种联合的“典范”就是( )
A.欧盟的成立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填空题(共3题)

13.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改变历史进程。
⑴________是中华民族又衰败走向兴盛的转折点。
⑵________革命终结了沙皇在俄国统治的历史。
⑶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14.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定。
⑴战国时期的秦国,兴修了________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⑵唐朝时期,农业生产上开始应用生产工具________,促进了土地的开发。
⑶________成功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给中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惠及世界。
⑷安徽小岗村农民首创________,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5.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与理论革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⑴________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⑵________为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________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