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1题)
1.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方向.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 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 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 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 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 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 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 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 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
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邓小平。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发明 | 出现发展 | 影响 |
造纸术 | 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时期, (人物)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 大人促进了类文化的传播 |
印刷术 | 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 |
指南针 | 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 为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
火药 |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开始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 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 |
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邓小平。
﹣﹣江泽民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项内容?(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3.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探究一: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探究二: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
(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
探究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3)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
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探究一: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探究二: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
(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
探究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3)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
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4.
2013年,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作为近邻,中国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据此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朝鲜进行了哪场军事行动?涌现出了哪些英雄模范人物?
(3)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1)19世纪末,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朝鲜进行了哪场军事行动?涌现出了哪些英雄模范人物?
(3)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5.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文件?该文件确立了什么制度?
(2)19世纪40年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战后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了邓小平的什么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重大意义?
(4)谈谈你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文件?该文件确立了什么制度?
(2)19世纪40年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战后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了邓小平的什么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重大意义?
(4)谈谈你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
6.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与“近代开端”、“严重危害”、“外交失败”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1世纪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
(5)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1)写出与“近代开端”、“严重危害”、“外交失败”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1世纪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
(5)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7.
九(2)班以“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A、B两组同学就收集到的部分图片提出下列问题,请你回答。

(1)A组问题: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了吗?为什么?
(2)B组问题:图三、图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1)A组问题: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了吗?为什么?
(2)B组问题:图三、图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8.
某学校决定举办一次宣传广东的主题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探究下列问题:
(1)展示一:古代海外贸易篇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经只允许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2)展示二:近代社会变革篇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什么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3)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哪一所学校?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领导了一场什么战争?该学校的创办和这场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什么关系?
(4)展示三:现代改革开放篇
20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深圳为例,说一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5)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启示。
(1)展示一:古代海外贸易篇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曾经只允许开放哪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2)展示二:近代社会变革篇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什么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3)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哪一所学校?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领导了一场什么战争?该学校的创办和这场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什么关系?
(4)展示三:现代改革开放篇
20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深圳为例,说一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5)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在这次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启示。
9.
时间冲刷出有中国历史的真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声的宣示)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摘自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摘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庄严的宣告)
材料三:“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不变的信念)
(3)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无声的宣示)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摘自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摘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庄严的宣告)
材料三:“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不变的信念)
(3)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10.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富强)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3)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富强)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3)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2013年“七一”前夕,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二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决策篇)
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一句话简述该会的主要意义。
(3)(行动篇)
***等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间、哪一战役中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成就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
(1)(决策篇)
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用一句话简述该会的主要意义。
(3)(行动篇)
***等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间、哪一战役中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成就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
12.
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记载了一段生动的历史.如图所示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四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图,此会址在哪里?中共一大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图2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址图 ,这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3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4)图4反映的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1)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图,此会址在哪里?中共一大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图2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址图 ,这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3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4)图4反映的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13.
阅读下列材料: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12岁、25岁、33岁、35岁时,我国发生的体现民主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刘国钧先生45岁时作抗战条陈、65岁时踊跃筹款、80岁被迫作书面检查的背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反映了先生对“三大改造”中哪一“改造”的积极响应?
(4)刘国钧先生68岁时参加的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5)请简要评价刘国钧先生。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
时间 | 年龄 | 生平 |
1887年 | 1岁 | 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靖江县生祠堂镇 |
1898年 | 12岁 | 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 |
1911年 | 25岁 | 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 |
1919年 | 33岁 | 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 |
1921年 | 35岁 | 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 |
1931年 | 45岁 | 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 |
1951年 | 65岁 | 6月,响应国家号召,大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 |
1953年 | 67岁 | 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 |
1954年 | 68岁 | 9月,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发言 |
1966年 | 80岁 | 8月,宁、常、沪住宅先后被“红卫兵”查抄;9月,被迫作书面检查 |
1978年 | 92岁 | 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 |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12岁、25岁、33岁、35岁时,我国发生的体现民主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刘国钧先生45岁时作抗战条陈、65岁时踊跃筹款、80岁被迫作书面检查的背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反映了先生对“三大改造”中哪一“改造”的积极响应?
(4)刘国钧先生68岁时参加的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5)请简要评价刘国钧先生。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独立篇)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 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就篇)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仿照下表示例,对图片进行归类。
(思考篇)
材料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说:“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新华网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3)请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独立篇)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 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就篇)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仿照下表示例,对图片进行归类。
类别 | 成就 |
经济 | |
科技 | 图 2、 |
| 、图 3 |
(思考篇)
材料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说:“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新华网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 5.02亿千克 |
1981年产粮 | 6.70亿千克 |
1982年产粮 | 7.15亿千克 |
(3)请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15.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但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目前,中日两国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势头。今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谈。
请回答:
(1)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请举出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对日本的侵华罪行加以说明。
(2)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
(3)综合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请回答:
(1)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请举出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对日本的侵华罪行加以说明。
(2)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
(3)综合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16.
创新贯穿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和奋斗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结合所学回答: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哪里?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并肩作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对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1953年,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了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主张?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的游行彩车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在哪里?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新华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指出:……从今后长期的发展看,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一项既重大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中国政府网
(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新华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指出:……从今后长期的发展看,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一项既重大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中国政府网
(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19.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经济:1952年底,① 的基本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② 个五年计划。③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政治:1954年制定的《④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⑤ 。

(3)外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首次提出的⑥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⑦ ”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国防:经过两弹元勋⑧ 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⑨ 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⑩ 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综上所述,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经济:1952年底,① 的基本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② 个五年计划。③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政治:1954年制定的《④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⑤ 。

(3)外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首次提出的⑥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⑦ ”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国防:经过两弹元勋⑧ 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⑨ 爆炸成功。1966年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的⑩ 组建,国防力量进一步增强。
(5)综上所述,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0.
(题文)歌声承载着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歌声响彻全世界)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1)材料一中的“歌曲”在哪次会议中被定为代国歌?这首“歌曲”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天安门广场上被奏响,是为了庆祝哪一重大盛典?
(歌声激励保家国)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
(歌声谱写大篇章)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的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经济特区的设立,请写出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的“诗篇”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该“诗篇”指的是哪一事件?
(歌声彰显民族情)
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4)为了确保材料四中“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平等、团结和发展,我国还制定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该制度的名称。
(歌声响彻全世界)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1)材料一中的“歌曲”在哪次会议中被定为代国歌?这首“歌曲”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天安门广场上被奏响,是为了庆祝哪一重大盛典?
(歌声激励保家国)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
(歌声谱写大篇章)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3)材料三中的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经济特区的设立,请写出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的“诗篇”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该“诗篇”指的是哪一事件?
(歌声彰显民族情)
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4)为了确保材料四中“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平等、团结和发展,我国还制定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该制度的名称。
21.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1958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于中国过去农村的任何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前提的。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的矛盾,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乐园”不能最终实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行的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5)我国建国以后在农村进行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1958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于中国过去农村的任何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前提的。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的矛盾,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乐园”不能最终实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行的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5)我国建国以后在农村进行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2.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5)通过此次调查,对土地改革应该有哪些感悟?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5)通过此次调查,对土地改革应该有哪些感悟?
23.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请回答:
(1)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3)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
(1)1953﹣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3)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
24.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法制建设在欧美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列举近代英、法、美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各一部。
(3)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什么法律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使我国逐步迈上了什么道路?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法制建设在欧美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列举近代英、法、美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各一部。
(3)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什么法律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使我国逐步迈上了什么道路?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
25.
材料一 1953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数据(见下图)。

﹣﹣数据来自中国三农信息网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新浪网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图指出,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3)“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数据(见下图)。

﹣﹣数据来自中国三农信息网
材料三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新浪网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据图指出,1957﹣1961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何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3)“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26.
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粹,(2分)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4分)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2分)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2)“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粹,(2分)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4分)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2分)
27.
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并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他们(指右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 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名字。(3分)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2分)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1分)。
(1)人物篇:他们(指右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 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名字。(3分)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2分)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1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一 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29.
我国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
回答:
(1)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显著成就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的具体事例。
回答:
(1)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显著成就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的具体事例。
30.
看图回答问题。
(1)1987年10月,台湾方面宣布从当年11月2日起,允许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台湾居民,经三地转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分离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图1为一对母子久别重逢时的情景。看了图文,你有何感想?
(2)图2是 。
(3)图3是 。
(1)1987年10月,台湾方面宣布从当年11月2日起,允许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台湾居民,经三地转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分离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图1为一对母子久别重逢时的情景。看了图文,你有何感想?
(2)图2是 。
(3)图3是 。

31.
(题文)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1)图1所示的发明成果在宋代广泛应用于哪一领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人类提供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的发明是什么?
(2)图2和图3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分别被誉为 。
(3)图4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为了追赶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年制定了什么计划?

(1)图1所示的发明成果在宋代广泛应用于哪一领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人类提供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的发明是什么?
(2)图2和图3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分别被誉为 。
(3)图4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为了追赶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年制定了什么计划?
2.选择题- (共13题)
32.
随着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开启,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这将造福两岸同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台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①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35.
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党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对外开放﹣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D.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
37.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20世纪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
B.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C.“863”计划的制定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40.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42.
从“蓝色的海洋”到“姹紫嫣红”,可以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巨大变化。下列哪一因素不能说明这一变化( )
A.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 |
B.思想观念的变化 |
C.保暖御寒的需要 |
D.为显示风度、展现个性 |
43.
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在我国航天活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 )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