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变法中“务耕织”的措施是什么?写出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燕州刺史穆罴进曰:“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孝文帝)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出自《魏书》卷十四
(2)依据材料二写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其目的。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措施有何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秦朝在地方上确立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四: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他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位皇帝将该学说作为“国家的正式教义”?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变法中“务耕织”的措施是什么?写出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燕州刺史穆罴进曰:“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孝文帝)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出自《魏书》卷十四
(2)依据材料二写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其目的。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措施有何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秦朝在地方上确立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四: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他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位皇帝将该学说作为“国家的正式教义”?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钱乘旦《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

材料三:1913年英、美、德、法殖民地面积的比较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17世纪的英国通过什么方式“反抗国王的暴政”?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对王权和民权进行了规定?
(2)阅读材料二,写出推动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领先的事件。该事件与材料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1913年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国的原因?这一时期,美国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
(4)大国实力此消彼长,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你写出推动大国崛起的因素。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之间会产生哪些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一:在开始的时候,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中,王权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钱乘旦《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

材料三:1913年英、美、德、法殖民地面积的比较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2 | 3 | 4 |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17世纪的英国通过什么方式“反抗国王的暴政”?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对王权和民权进行了规定?
(2)阅读材料二,写出推动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领先的事件。该事件与材料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1913年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国的原因?这一时期,美国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
(4)大国实力此消彼长,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你写出推动大国崛起的因素。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之间会产生哪些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2.选择题- (共15题)
3.
“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使这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 | B.新航路开辟 | C.法国大革命 | D.拿破仑远征 |
4.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是指
A.结束了殖民统治 |
B.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C.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
D.赢得了国家独立 |
6.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抗日战争 | B.美国独立战争 | C.法国大革命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8.
下面是法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③雾月政变④热月政变。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③雾月政变④热月政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④①② | D.①④②③ |
11.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两个学说”分别指
A.《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 B.《物种起源》《麦克白》 |
C.《神曲》《麦克白》 | D.《哈姆雷特》《共产党宣言》 |
12.
以下四句话中,哪一句应该是林肯说的
A.在向国会交权仪式上说:“我仅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
B.“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
C.“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
D.“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
14.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知识结构图中数字编号对应的历史事件,恰当的是


A.①美国南北战争②俄国1861年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 |
B.①美国南北战争②法国大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 |
C.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
D.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俄国1861年革命 |
15.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 | B.维护了国家统一 |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
16.
(题文)近几年扬州的大街小巷布满了电动自行车,现在又涌现出大量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填满每一条道路。这种用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