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生存百姓,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武则天为自己树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唐太宗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哪两位?
(2)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杜甫诗中描述的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哪两种生产工具?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生存百姓,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武则天为自己树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唐太宗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哪两位?
(2)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杜甫诗中描述的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哪两种生产工具?
2.
识别和运用历史插图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据下图回答:

(1)图一中的农民在从事什么劳动?宋代从国外引进的一优良农作物品种是什么?
(2)图二、图四体现了宋代手工业在哪些方面的发展?
(3)图三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它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4)图四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创造了条件,试从政府、技术两个方面简述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5)以上几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图一中的农民在从事什么劳动?宋代从国外引进的一优良农作物品种是什么?
(2)图二、图四体现了宋代手工业在哪些方面的发展?
(3)图三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它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4)图四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创造了条件,试从政府、技术两个方面简述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5)以上几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3.
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就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2)材料二中的“大宋皇帝”指的是谁?该材料中“北朝”的建立者是谁?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作什么事件?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材料二中对峙局面形成的关键是宋辽和议的达成,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就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2)材料二中的“大宋皇帝”指的是谁?该材料中“北朝”的建立者是谁?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作什么事件?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材料二中对峙局面形成的关键是宋辽和议的达成,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评价?请谈谈你的看法。
2.选择题- (共16题)
11.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
B.理藩院 |
C.宣政院 |
D.市舶司 |
12.
元灭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遗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甚至其大汗也命丧南宋的石炮之下。最终南宋被灭,如果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A.当时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政治腐败 |
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
C.是民族交融发展的需要 |
D.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
14.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了( )
A.辽统治更加腐朽 |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相对和平局面 |
C.澶渊之盟后北宋力量的削弱 | D.北方畜牧业得到![]() |
15.
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宋太祖的评价准确的有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8.在△ABC中,A=30°,2 {#mathml#}{#/mathml#} =3 {#mathml#}{#/mathml#} 2,则△ABC的最大角的余弦值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