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714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分析说明题(共1题)

1.
材料一:网络多好!让我们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能与优秀的人交流,浏览有益的东西,开阔视野,还可以进行网购,方便生活。
材料二:假货一直是中国电商最遭诟病之处。201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上,不少电商平台被曝光存在售假或商品不合格问题。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既有线上虚拟交易带来的新问题,也有现行体制机制 与电子商务发展不相连应所产生的问题,今年要加尢电子商务领域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的力度,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网络购物环境。
(1)材料一反映出网络有什么样的作用?
(2)综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构建安全的网络购物环境?

2.简答题(共1题)

2.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家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努力学习,需要自己挺身而出时,会勇敢地说“让我来吧”;在上学路上,发现老人摔倒,在“扶不扶”面前,能机智的寻找众人的帮助下完成救助……正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们每个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责任的认识。

3.综合探究题(共1题)

3.
(题文)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学习了《在公共生活中》这一单元后,决定举行一次主题为“为身边的文明行为点赞”的调查活动。如果你是该班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并制作成的点赞卡:
点赞卡一:车子到站了,人们先下后上,井然有序,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中学生小明不小心踩了旁人的脚。小明连声说对不起,满脸歉意,被踩着者连道没关系,大度宽容,一片温馨和谐。我们为他们点赞!
点赞卡二:2017年6月24日上午,柳州市“礼让斑马线你我齐点赞”大型公益活动首批30多名志愿者,走上柳州市5条道路的斑马线开展义务劝导服务。他们规范的动作、亲和认真的态度,在街头让人不禁眼前一亮。我们为这些志愿者的行为点赞!
[探寻方式]
(1)请你说说这次调查活动可以采取哪些调查方式?
[探寻理由]
(2)请你分别谈谈同学们为点赞卡一,点赞卡二中的行为点赞的理由?
[落实行动]
(3)请你参与调查,发现生活中值得点赞的两种文明行为,并为其点赞。

4.情境探究题(共1题)

4.
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别说明漫画中的骑车人和警察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吗?(4分)
(2)如果是违法行为,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法律制裁?(4分)

5.单选题(共26题)

5.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调适不良情绪,克服暴躁易怒心理的是(  )
①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②可用暗示、转移注意力
③随心所欲,不加控制    
④用沟通解决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形象地告诉我们
A.人们离开了集体生活,便不能生存B.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公共生活
C.离开了公共生活.便没有人生的快乐D.集体生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
7.
要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们
①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②坦诚平等与他人相处 ③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 ④过高地估价自己而过低地估价别人
A.①②③B.①④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现在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这离不开
A.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B.交通日益发达
C.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D.人们想象力的提高
9.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先生说:“我觉得我自己,如果是有一点优点的话,就是所有和我接触的人,不管你是什么高官,还是司机、同事,我都一视同仁。”这表明师昌绪先生
A.太过谦虚B.乐于助人C.忠厚老实D.平等待人
10.
下列谈话方式符合礼仪要求的有
A.谈话双方互相进行语言攻击B.谈话时心不在焉
C.东张西望,哈欠连天D.态度诚恳,认真倾听
11.
经济生活的变化还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词语中,能反映如今经济生活的是
①凭票购物    ②网购   ③绿色食品   ④网络银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下列不属于新媒体的有
A.互动性电视媒体B.移动媒体C.报纸D.网络媒体
13.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这些离不开的技术支撑有
①网络技术  ②数字技术   ③投影技术   ④移动通信技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近年来的“两会”前夕,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许多网民的参与。网络民意已经与党和政府形成了推动国家民主、文明、强大的政治合力。这表明
A.新媒体对个人的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
B.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C.网络是我们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
D.新媒体加速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15.
某微信公众号向大众宣传所谓的“自愈”理论,认为人体具有自愈能力,因此生病后不需要去医院,更不能吃药,部分患病群众因此耽误了治疗时机。这警示我们
A.要提高对虚假信息的判断能力B.网络上的信息都不可信
C.应封闭自己,避免信息冲击D.虚假信息已成为网络信息主流
16.
下列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A.某大学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做抵押,从网上借高利贷
B.中学生张某独自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见面
C.王某收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D.中学生王某将做好的英语作业答案通过微信分享给同学抄
17.
市民张某20年来资助1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累计资助近20万元。张某捐资助学,行使了个人合法财产的
A.占有权B.使用权C.处分权D.收益权
18.
王爷爷有一儿一女,平时生活全由其女儿照料,成年的儿子对他不闻不问,王爷爷立下遗嘱,去世后遗产将全部留给女儿。对此,你的判断是
A.王爷爷行驶了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权
B.其女儿获得遗产的方式是遗嘱继承
C.其儿子没有履行赡养义务,但同样有权获得全部遗产
D.其女儿不是法定继承人,应无权获得遗产
19.
中学生小明生日当天,请了班上很要好的几位同学很参加聚餐。吃饭时点了一大桌菜,很多没吃完,离开时,餐桌上杯盘狼藉,地上一次性筷子、纸杯餐具、餐巾纸如天女散花,这顿饭竞花了2000多元。对小明这一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无可厚非,值得提倡B.没有做到绿色消费、没有节俭消费
C.是会享受生活的表现D.是拉近同学间距离的最好方式
20.
校园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种,因为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贷迅速,受到在校学生的亲睐。但部分不良网贷平台运行不规范,暗藏“高利贷”,甚至采取暴力方式逼迫学生还债。对此,你的建议是
①理性消费,不盲目贷款   ②依祛处置,禁止网贷
③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
小王从职校毕业后,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小饭店。他不仅手艺和服务态度好,而且坚持照章纳税,从不宰杀受保护的野生动物,被评为当地守法经营户。根据材料回答题。
【小题1】对责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责任是一个人做好分内应当做的事B.责任可有可无
C.责任是一个人不做某些事的要求D.一些责任还会被法律规范确定下来
【小题2】小王承担以下哪些责任
①获得“守法经营户”的荣誉②依法纳税③开小饭店④爱护野生动物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④
22.
“驼负千斤,蚊背一粒”对此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责任,这不公平
B.责任有大有小,担当重任才是负责
C.骆驼比蚂蚁的力量大
D.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其所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23.
班上要进行体育委员的改造,老师提倡大家自愿参加竞选,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小李也想试试,你支持他的正当理由是
A.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B.可以在组织管理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C.能管同学,很威风D.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家长赞许
24.
一个人的成长,更体现在
A.年龄的增加B.个子的长高
C.学习的增进D.能够感悟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25.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下列属于自觉承担责任的有
A.考试作弊B.帮助学困生补习功课
C.不认真完成值日工怍D.逃课去网吧玩游戏
26.
中学生小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因为他懂得
①学习法律是每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②学习法律就可以避免遭受任何侵害
③懂法用法,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内容   ④将来长大,当律师很风光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7.
当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维护权利的最好保障就是
A.规则B.道德C.法律D.忍气吞声
28.
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钱物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等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
29.
李某在手机上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巨款被盗刷。李某报警求助。最终,李某巨款被追回,诈骗者受到了刑罚处罚,被判有期徒刑4年。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诈骗者受到刑罚处罚,被判有期徒刑4年.让我们懂得这种行为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③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从法律的怍用来看,李某的钱款被追回体现了我国法律
A.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护作用B.只打击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对公民的隐私进行特殊保护D.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0.
古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说明法律
A.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只对部分成员有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得保证实施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简答题:(1道)

    综合探究题:(1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