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1题)
1.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校园本应是一片净土,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屡见报端。据统计,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7占55%,位居第一;“偏激心理”占7.5%,这种心理常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典型表现是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做出欺侮、殴打等行为。
材料三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再挺向校园欺凌“亮剑”,先后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对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作出部署。截止年底,各级法院审结涉庭校园欺凌犯罪案件213件,并积极开展了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漫画中的情境是对未成年人哪项保护缺失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角度,分析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说明国家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系列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并说明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向校园欺凌“亮剑”的原因。

材料二 校园本应是一片净土,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屡见报端。据统计,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7占55%,位居第一;“偏激心理”占7.5%,这种心理常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典型表现是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做出欺侮、殴打等行为。
材料三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再挺向校园欺凌“亮剑”,先后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对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作出部署。截止年底,各级法院审结涉庭校园欺凌犯罪案件213件,并积极开展了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漫画中的情境是对未成年人哪项保护缺失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角度,分析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说明国家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系列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并说明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向校园欺凌“亮剑”的原因。
2.单选题- (共6题)
2.
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下列事件能体现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是
①四川两名中学女生成功救起一名5岁落水男童
②姚明发起的“姚基金”已援建和在建希望小学22所
③小张积极参加“唱响价值观共创文明城”合唱比赛活动
③三名“80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时请朋友帮忙作弊
①四川两名中学女生成功救起一名5岁落水男童
②姚明发起的“姚基金”已援建和在建希望小学22所
③小张积极参加“唱响价值观共创文明城”合唱比赛活动
③三名“80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时请朋友帮忙作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应该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这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每个人都要成为模范榜样,超越自我,尽善尽美
④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①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应该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这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每个人都要成为模范榜样,超越自我,尽善尽美
④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演奏好青春的成长曲,我们要 ( )
A.在穿着上要赶潮流,展现青春风采 | B.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 |
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 | D.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
6.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症”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交通阻塞情况下,胡乱变道、强行超车、爆粗口等都是“路怒症”的表现。调查显示,23. 40/0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面对“路怒症”者,你应该说
①情绪是自己无法调控的,一定要顺其自然
②我的情绪我做主,可以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③应学做情绪的主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④应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①情绪是自己无法调控的,一定要顺其自然
②我的情绪我做主,可以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③应学做情绪的主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④应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