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6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9/7

1.选择题(共4题)

1.
下面各种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谷(yáng) 肆(xüè) 广袤无(yín)
B.睨(bì) 执(niù) 鞺鞺鞳(tà)
C.口(qìng) 长(rán) 长短叹(yū)
D.鞭(tà) 罪(niè) 首低眉(hàn)
2.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
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D.《津南日报》《津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的“百姓故事”栏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北京国安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天津泰达队时,被泰达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国安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4.
下面古诗词曲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用于赠答的七律,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
B.《赤壁》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题发挥发议论感慨,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后果,而是反说其事,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C.《过零丁洋》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痛,以及在不幸被俘的处境下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和豪情壮志。
D.《山坡羊•潼关怀古》先写作者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再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最后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5)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当登幽州台歌》)
(6)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揭示事物新陈代谢规律,即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下面各组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余则緼袍敝衣处间   或遇叱咄    
B.足肤皲裂不知 久乃和
C.是人多以书假余 中有足乐者  
D.弗怠 当余从师也
【小题2】下面各句中加横线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手自
B.同舍生皆绮绣
C.主人再食
D.白玉之环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描写富家子弟的奢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B.“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C.作者分别写出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得书之难、从师之艰、求学之苦和生活之艰。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海燕》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对文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燕”象征无畏无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大海”象征扼杀革命的反动势力。
C.“太阳”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生活。
D.“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风暴。
【小题2】(小题2)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的第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形和色两方面形象生动表现了海燕勇猛矫健的战斗英姿。
B.选文用恶劣的自然环境描写正面写出了出海燕英勇善战、敢于冲击黑暗的战斗形象。
C.“——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祈使句,语势有力,表现了无产阶级渴望大规模革命运动到来的思想感情,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
D.“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修辞表达了海燕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小题3】(小题3)“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最能说明海燕具有()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D.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