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丹东市十七中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5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选项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起(liāo)    泽(zhǎo )    迫(qiáng)    污(huì)
B.衣(jīn) 笑(shān) 石(pán) 深(suì)
C.书(shú) 妒(jí) 痛(zhì) 割(zǎi)
D.宿儒(sù) 脑(suǐ) 育(bǔ) 难(kān)
2.
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B.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2.句子默写(共1题)

4.
诗句默写: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1)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2)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3)“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4)”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5)“   ,(6)  。”我们领略了木兰征战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气氛的悲凉。徜徉于诗文中,我们渐渐长大。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文言文阅读
〔甲〕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患:担忧。②若:如。③下帷绝编:分别指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两个典故。现指很努力、专心地读书。④迨:到;等到。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A.日仲永 ( )
B.在马上 ( )
【小题2】翻译句子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书不可不成诵。
【小题3】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A.我们从父亲的角度看,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两则故事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谈谈你从两篇文章中得到的不同感受。
甲文: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1)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2)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3)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4)“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5)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6)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7)“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8)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9)“你说什么?老高。”
(10)“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11)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12)“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13)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14)爸爸的花儿落了
(15)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小题1】《爸爸的花落了》选自 ,作者是
【小题2】“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
【小题4】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请在选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写在下面。(一句即可)
【小题5】“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小题6】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两句赞美、感激父爱的话。

5.语言表达(共1题)

7.
综合实践活动:
“五一”小长假将要到来,很多人都想趁机放松一下,旅游是一个好的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一日旅游专线。请你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话,向大家推荐家乡丹东的一处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连贯,有吸引力,40字左右。

6.其他(共1题)

8.
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例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     ,因为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