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54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6

1.情境探究题(共1题)

1.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为帮助学生学会师生交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某校七年级(2)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我是民转公的农村教师,普通话不是太好,常读错字。可我很谦虚,有时自已不会读或者拿不准时,干脆直接读错,然后就学生立马给你指出来:老师,这个字应该怎样读。这样一来,我跟学生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不但自已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拜学生为师,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教学相长,乐而为之。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师批评学生成了个“事儿”。某高中老师,因批评学生上课带手机,被学生家长殴打至右耳膜穿孔;某初中老师,批评了一位逃课去网吧的学生,结果学生离家出走,老师苦寻6天才将其找回。。。因教师批评学生而导致教师自身受到家长或学生伤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在过去人们信奉“教不严,师之惰”,到今天众多教师视批评为“雷区”的巨大变化中,不光是教育界,全社会同样有必要去深刻反思并形成共识。
(2)对于老师的批评,我们需要形成哪些“共识”。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曾经问过学生:“你们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生们回答说:“最不喜欢说话损人的老师。”
(3)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不喜欢的老师,你会不会尊重他?请说明理由。

2.分析说明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走基层”系列报道《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广西来宾忻城段雪梅背着妈妈看山外世界》播出后,段雪梅的感人事迹广为传播,当选“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她也成为广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典型人物。
材料二: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1)孝亲敬长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什么要求?
(2)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烈,请你说说家庭对我们有何意义?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要求我们尽孝在当下。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

3.单选题(共3题)

3.
“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船。”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看,这句话形象地说明
A.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B.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C.我们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D.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4.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下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这主要表现在
①自主意识逐步觉醒
②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③生活体验日渐丰富
④身心发展完全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七年级(2)班的李峰在与朋友交往时,经常请朋友帮忙,却往往对朋友的请求找借口推辞。为此,李峰的朋友越来越少。对此,你想对李峰说
①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接受帮助,也要学习帮助对方  
④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多选题(共3题)

6.
某权威部门的一份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表明,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题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应该是
A.互相捉进、互相感染、教学相长
B.竞争、合作、服从
C.民主、平等、和谐
D.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
7.
晓文喜欢文学创作,一次上数学课时,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老师发现后,没收了晓文的小说手稿并批评了他。对此晓文应该
A.不理不睬,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
B.主动与老师沟通,并反省自已、改进不足
C.了解老师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D.接受老师的批评,比此放弃文学创作
8.
临近中考,妈妈每天给小军做好吃的饭菜,想方设法给小军补充营养;同时严禁小军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一看到小军休息就大发雷霆。对此,小军应
A.感谢妈妈的付出,理解妈妈的苦心
B.反感妈妈的严格管束,借机发脾气调节情绪
C.适时与妈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D.理解妈妈胡严格要求,赞赏妈妈的过度管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情境探究题:(1道)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