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茂名市二十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3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1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东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地设计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2016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名著,使我的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B.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C.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2.句子默写(共1题)

3.
默写填空。
(1)山川之美,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
(3)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何夜无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借写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句子是“ ”。

3.对比阅读(共1题)

4.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节选)
(注释)①攲(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 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 ④洄:水回漩而流。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久(居住)
B.而从者(随从)
C.都邑之境(风景优美的)
D.乃记之而(离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折蛇行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木异竹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被贬之后内心的凄凉苦闷和抑郁忧伤之情。
B.(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景物,写出了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C.(乙)文写清流,突出水波冲击岩石的迂回激荡,使溪水富有动势。
D.(甲)文中画线句子从正面描写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第一段从侧面描写描写水清石怪境幽,为下文做铺垫。
 

4.语言表达(共1题)

5.
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要求运用恰当的比喻)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假如生命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对比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