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评估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272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5

1.分析说明题(共4题)

1.

   材料一 观看下图漫画


材料二 2015年10月,网络支付平台Z公司推出一款“扶老人险”,一年保费3元。如果发生“好心扶老人被讹诈”的情况,扶人者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

(1)从关爱和责任的角度,点评图1中男青年的言行。
(2)为避免材料中类似现象的发生,我们应大力倡导怎样的道德风尚?
2.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说出下表中每个角色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角色
责任
作为子女
 
作为学生
 
作为朋友
 
作为社会成员
 
 

某校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自己有学习目标,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占86%,能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占23%;知道孝敬父母的占99%,但真正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占26%。

(2)请运用“角色和责任”的相关知识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3)综合上述信息,请你就“角色和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983年起,彭长明就集老师、修理工、炊事员、保姆、“爹妈”于一身,默默而执着地守护着贵州省独山县麻万镇亮洞小学。2014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由于亮洞小学条件艰苦,从外面来的老师很难留下,更多的时候,学校里就只有彭长明一个人。他一个人维修课桌凳,一个人走村串寨搞家访,一个人到城里购买教学用品和学生学习用具,一个人采购营养餐食材,一个人动手给学生做饭做菜。32年来,他从未说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

亮洞小学的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彭长明深知这些孩子最缺的就是父母的关爱。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他还像一名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他们生活中的疾苦,时刻把他们的冷暖牵挂在心上。

而在他的子女读初中期间,他没有过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孩子的学校召开家长会他都没有时间参加,因此受到了孩子的埋怨。“既然选择了走上三尺讲台,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尽管有过茫然,不过一想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释然了。我相信我的子女总有一天会理解我的。”彭长明曾对记者这样说。

(1)你认为彭长明的哪些优秀品质使他撑起了大山的“脊梁”?
(2)有人说彭长明很傻,这样做得不偿失。运用责任的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对国家和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爱杰是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建筑段邯郸建筑二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2006年,他创办了以公益活动为主题的邯郸社区网。9年间,他发起的救助孤儿、资助特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绿化植树、限塑环保、爱国主义教育等公益活动达到147次,累计捐助物品11.7万件,受助人员达1 742人。在他和他的网站影响下,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累计超过68 576人次。

材料二 乡村邮递员熊桂林24年如一日奔波在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邮路上,每天往返路程近60公里,累计行程46万余公里。他的工作除了为乡亲们传递邮件外,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帮留守老人代购生活用品,为老人们办理杂七杂八的各种小事。记录乡亲们需求的本子,熊桂林整整记了18本;手机里存的300多个电话号码中有280多个是他服务的留守老人。“有事就找熊桂林”已成为了当地老人们的习惯。

(1)国爱杰和熊桂林是人民网评选出的2014年度“十大责任公民”中的人物。你认为他们两个为什么能够获得“责任公民”的称号?
(2)请你联系所学知识,评析这两个人物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单选题(共13题)

5.
用善行义举诠释人间大爱的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呼唤公众服务意识,建设“志愿者之城”,需要每个市民(  )
A.为志愿者队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B.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C.学会在江中救助溺水者的方法和技能
D.谋求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
6.
“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校长”……近年来,很多“最美”的人向社会传递着他们的正能量。他们的正能量源自(  )
①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  ②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③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④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对下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敢作敢为的表现
B.是向往自由的表现
C.是学习不认真的表现
D.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8.
下边漫画《责任》说明我们要(  )

①关心和爱护一切关心爱护我们的人    
②用自己的行动对社会负责
③认清责任,就一定能成为负责任的人 
④学会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
“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任。”这是因为(  )
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 
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④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中学生小丽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教室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在了他两鬓的白发上。爸爸,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  )
A.爸爸所有的付出是为了得到明天的回报
B.社会责任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承担的
C.关心孩子成长是爸爸对家庭唯一的责任
D.爸爸扮演多种角色,承担着多种责任
11.
2014年12月9日,金华市区江北通园路上有一位银发老奶奶在刺骨的寒风中站立半小时,用树枝撑起被风吹断的电缆线,让300多辆车安全通过。老人举手投足间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是(  )
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②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心怀友善,关爱他人 
④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
河南郑州48岁的送餐员王根民取餐时发现餐馆内6人煤气中毒。他将6人扶到外面,拨打“120”并借钱买来药品,直到他们醒来才离开。他却因订单全部超时被扣钱。上述事例说明了(  )
①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②王根民维护了餐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权
③这是一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为承担社会责任,王根民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提着个灯笼走路?”那盲人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照路,而是给别人提供光明。这样,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别人可以安全地走路,也等于帮助了我自己。”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A.只有你先帮助了别人,别人才会来帮助你
B.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能收获幸福
C.要扬长避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己
D.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14.
2010年2月10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不顾风雪从北京提前返乡,不幸途中遭遇车祸去世。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后事,赶在年前将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送到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20年里共同信守这么一个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信义兄弟”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慎重许诺,因为承担责任不会有任何回报
②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在我国都不会受到侵害
③要信守承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公民
④要积极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好公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5.
做负责任的公民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要(  )
A.树立责任意识,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去做
B.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责任重大的事情去做
C.合理选择自己的责任,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D.自己做好事的同时,不忘督促别人做好事
16.
运动员代表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宣誓表示:“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团队的荣誉,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运动会,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项比赛规则。”这意味着(  )
A.体育竞争没有承诺和责任
B.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C.宣誓与成绩好坏没有关系
D.运动员只有宣誓了才能取得好成绩
17.
一位农民企业家说:“我不清楚责任的概念是什么,但我知道怎样去做。我不能卖给农民假的化肥,我要以优质的服务让农民满意;我要依法纳税,还要对父母尽孝,对子女关心。”由此可以看出(  )
①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可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②每一种社会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③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④责任与人们终生相随,不会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