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69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

1.字词书写(共1题)

1.
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_____)石   澹澹(_____)  sǒng zhì(______)
萧瑟(_____) 枯téng(_____) 天yá(_____)

2.诗歌鉴赏(共4题)

2.
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1】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诗中没有单纯地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说说本诗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作为开头。
3.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好,为什么?
【小题2】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4.
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1】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
【小题2】说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
【小题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5.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1】请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小题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3.语言表达(共2题)

6.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字_____,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___(朝代)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大多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___》《___》等。
(2)李白,字___,号___,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___”。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有《___》《___》《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3)王昌龄,字___,___(朝代)诗人,著名____(诗派)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4)马致远,号___,大都(今北京)人,___(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____”之称。
7.
词语积累——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______)
(2)水何澹澹(______)
(3)山岛竦峙(______)
(4)海日生残夜(______)
(5)乡书何处达(______)
(6)断肠人在天涯(______)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为培养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感知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吧。
(1)在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你觉得应开展哪些活动?(至少举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搜集、整理诗歌:同学们在整理搜集到的诗歌时,需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请你仿照示例,再设想两个分类的标准。
示例: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①按体裁分:民歌、童谣……
②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
(3)在你的建议下,班级决定举行“诗歌朗诵会”,请简要介绍一下朗诵会的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4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