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4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小题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

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无人机的用途十分广泛,已由军用转入民用领域。
B. 无人机的造价很便宜,已成为普通人的玩具。
C. 大量事实证明,目前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小题2】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小题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小题4】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4.对比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便还家 (_______)
(2)阡陌交通 (_____________)
(3)舟不得进(____________)
(4)缘小溪 (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樵童牧竖相征逐。
【小题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异  渔人甚之   使内外法也
B.舍  便船    屋俨然
C.去  停数日,辞 乃记之而
D.道  不足为外人也   策之不以其
【小题4】(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小题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5.名著阅读(共1题)

5.
(题文)名著阅读
【小题1】(小题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小题2】(小题2)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 )
A. 艺术上要取得成就
B. 随遇而安
C.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对1950—2000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

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
年 份
类 别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城镇居民
7900万人次
9210万人次
9600万人次
农村居民
1250万人次
2520万人次
3700万人次
 

材料二:

中国民众出境游群体调查

材料三:

中国民众出境游类型调查

【小题1】从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题2】请选出对材料二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崇尚简单随性游的90后,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民众出境游最主要的群体。
B.不同年龄段的人青睐的出境游方式不尽相同,在出境游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C.务实的60后更喜欢在出境游的过程中,与家人一起休闲体验、减压放松。
D.70、80后的工作压力最小,他们比较有条件走出国门看世界。
【小题3】材料三中,三幅图代表了中国民众出境游的三种主要类型。请结合材料二、三,预测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这三种类型哪一种会成为中国民众出境游的主要趋势,并简述你的理由。

7.命题作文(共1题)

7.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随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间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