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是由体内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行为,是受________的影响,通过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哺乳动物的能力________。
(4)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________;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____行为。
(5)蟾蜍和大黄蜂的发育过程相似,它们幼体的结构、生活习性与成体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发育叫____________。
(6)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________技术,其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你知道它具有什么优点吗?_________________。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是由体内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行为,是受________的影响,通过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哺乳动物的能力________。
(4)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________;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____行为。
(5)蟾蜍和大黄蜂的发育过程相似,它们幼体的结构、生活习性与成体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发育叫____________。
(6)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________技术,其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你知道它具有什么优点吗?_________________。
2.
综艺类节目《奔跑吧兄弟》火爆荧屏,给观众带来激情和欢乐的同时,也启示我们,团队合作互助友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瞧!“寻宝之旅”正在火热进行……
(1)跳绳环节,跑男们双手快转齐摇,绳儿飞翻于头顶与脚尖。这个过程中,使运动灵活的腕关节相当于___。每个动作的形成都是由______、 ___ 、____三者在_____的调节作用下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同时能量的供应需要_______、_______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2)在“撕名牌”环节中,当跑男们把手伸出去撕名牌时完成的是_______动作,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______。这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____组以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3)广播中传来“out”的命令,跑男和观众们唏嘘不已,一片惋惜。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___行为,它需要在__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完成。
(1)跳绳环节,跑男们双手快转齐摇,绳儿飞翻于头顶与脚尖。这个过程中,使运动灵活的腕关节相当于___。每个动作的形成都是由______、 ___ 、____三者在_____的调节作用下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同时能量的供应需要_______、_______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2)在“撕名牌”环节中,当跑男们把手伸出去撕名牌时完成的是_______动作,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______。这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____组以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3)广播中传来“out”的命令,跑男和观众们唏嘘不已,一片惋惜。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___行为,它需要在__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完成。
3.
某班学习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


(1)水螅和涡虫的相同特征是____________。
(2)猫的牙齿有 ____________ 分化,这与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3)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适于水生,用鳃呼吸;蚯蚓的呼吸器官为_________;青蛙成体用_____呼吸_____辅助;鸟适于飞行,有______辅助______呼吸。
(4)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①鸟、青蛙、猫、鱼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②猫、鸟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①和②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是___、___(填序号)。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脊柱的有无
C.生殖方式的不同
D.生活方式的不同
E.体温是否恒定
F.呼吸方式的不同
(5)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鸟和青蛙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_____)
A.均减少 B.均增加 C.鸟增加,青蛙减少 D.青蛙减少,鸟增加.


(1)水螅和涡虫的相同特征是____________。
(2)猫的牙齿有 ____________ 分化,这与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3)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鱼适于水生,用鳃呼吸;蚯蚓的呼吸器官为_________;青蛙成体用_____呼吸_____辅助;鸟适于飞行,有______辅助______呼吸。
(4)对以上动物进行分类:①鸟、青蛙、猫、鱼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②猫、鸟为一类,其他动物为另一类。①和②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是___、___(填序号)。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脊柱的有无
C.生殖方式的不同
D.生活方式的不同
E.体温是否恒定
F.呼吸方式的不同
(5)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鸟和青蛙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_____)
A.均减少 B.均增加 C.鸟增加,青蛙减少 D.青蛙减少,鸟增加.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4.
山东荣成市石岛东临黄海,其中水中生物种类繁多,鱼类有300多种,比如:小黄鱼、带鱼、鲅鱼、鲳鱼等等,此外,还有金乌贼、枪乌贼等和鲸类中的长须鲸、虎鲸等,最主要的浮游生物资源是中国毛虾、中国对虾、鹰爪虾、螃蟹等。在黄海沿岸浅水区,底栖动物在数量上也占优势,底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最主要有牡蛎、蛤、扇贝和鲍鱼等资源十分丰富,海马、海蜇等动物也在其中。请据以上资料分析:
(1)上述除了鱼类外,还有哪些动物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______________。
(3对虾、鹰爪虾、螃蟹都属于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是体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分节。
(1)上述除了鱼类外,还有哪些动物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______________。
(3对虾、鹰爪虾、螃蟹都属于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是体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分节。
3.单选题- (共13题)
5.
下列对骨骼肌错误 错误的叙述是( )
A.最简单的动作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 |
B.骨骼肌收缩时,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 |
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即收缩 |
D.骨骼肌中间较粗是肌腹,两端较细白色部分是肌腱 |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取食植物的果实其实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B.狐、狼等食肉兽有助生态平衡不能彻底消灭 |
C.对人类无直接利用价值的动物灭绝了也没关系 |
D.某些昆虫虽然个体小,但数量过多会对农业造成危害 |
8.
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
B.探究动物走迷宫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
C.蜜蜂主要通过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交流 |
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交流 |
9.
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
10.
当你期末考试完,回家看到妈妈给你准备的可口饭菜,忍不住用手拿去一个鸡腿送入口中….你在完成把鸡腿送入口中这个动作时中,骨骼肌和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
C.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
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
11.
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
12.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32 | 65 | 5 |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丙→甲→乙 | D.甲→丙→乙 |
13.
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这一事件中,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A. 学习行为 B. 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 D. 领域行为
A. 学习行为 B. 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 D. 领域行为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